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女真学

女真学

金代女真人的学校。又称女直学。金大定十三年(1173)始设。在京师者称女真国子学,设在诸路者称女真府州学。就学者均为从猛安谋克中选出的女真族良家子弟,以新进士教授,以女真文字翻译的四书五经为教材。国子学策论生百人,小学生百人。在中都、上京、胡里改、恤频、合懒、蒲与、婆速府、咸平、泰州、、临潢、北京、冀州、开州、丰州、西京、东京、盖州、隆州、东平、益都、河南、陕西等地共设22所女真府州学(承安二年罢河南、陕西二处)。考取国子学生和府学生之制,皆与汉人的“词赋”“经义”二科生同。又定制:每谋克内取学生两名,若宗室每20户内无愿学者,则取有物力家子弟13以上、20以下者入学。凡会课,三日作策论一道,季月私试如汉生制。二十九年(1189),敕京府镇州诸学,各以女真、汉人进士长贰官提控其事。金亡后,女真学始废。

猜你喜欢

  • 香保保古墓

    见“香葆拜古墓”(1677页)。

  • 和朔奴

    辽代将领。又作奚和朔奴、奚王和朔奴。字筹宁。奚可汗后裔。辽景宗保宁(969—979)年间,为奚六部长。乾亨四年(982)九月,迁南面行军副部署。圣宗统和四年(986),率军南下抵御宋太宗北伐,在燕南大

  • 异域琐谈

    见“西域闻见录”(711页)。

  • 合苏馆女真

    见“黄头女真”(2021页)。

  • 多居嘉措

    1621—1683清初青海东科尔寺高僧。藏族。顺治三年(1646)赴西藏,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受近圆戒。在哲蚌寺朝拜五世达赖,蒙赐文书于青海多卡尔(亦译丹噶尔)地方修建噶丹曲科林寺。九年(1652)

  • 北部敕勒

    敕勒之一部分。4世纪末5世纪前期,北魏拓跋鲜卑统治者屡征漠北,将敕勒(高车)迁入今内蒙古及山西、河北北部。居住在六镇(武川、怀朔、沃野、柔玄、怀荒、抚冥或谓御夷)稍北、漠南一带的敕勒部落,称北部敕勒。

  • 朵儿必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五年(1407)正月,朵儿必河、恨古河等处女真首领官夫答兰等81人来朝,以其居地置此卫,任官夫答兰等为指挥、千百户、镇抚。在前苏联境内黑龙江下游左侧阿姆贡河支流噶尔毕

  • 尔布果

    彝语音译。意为按下种量交纳实物地租。旧时流行四川凉山美姑巴普、三河以达一带彝族奴隶社会的一种剥削制度。主要实行于高寒山区刚开垦的贫瘠土地。为定租的一种。下种2斗,则交给土地主人2斗粮。出租者为黑彝及富

  • 乞伏轲弹

    十六国时期西秦将领。又作乞伏轲殚。陇西(治今甘肃陇西县东南)鲜卑人。乞伏氏。西秦主乞伏乾归从弟。受封凉州牧。西秦太初七年(394),与秦州牧乞伏益州等受命拒击氐王杨定,大败氐军,斩定等万七千余,尽有陇

  •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汉文本唐玄奘译,共600卷。西夏文译者佚名。题款记西夏仁宗御校。写本,梵夹装。各卷字体不一。现北京图书馆藏21卷:18、21、22、26、27、34、71、93至97、103、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