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张鸿仪

张鸿仪

1912—1945

山东鲁南铁道游击队创建人之一。山东郯城人。回族。幼孤,先后在枣庄中兴小学、中兴中学就读。曾参加“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1937年创办《抗敌报》。1938年5月,先后任沛、滕、峰三县抗日武装“人民抗日义勇总队”中队指导员、大队教导员、营教导员等职。1943年任中共鲁南地委宣传部长、鲁南独立支队政委。1944年底,调任鲁南铁路工委书记兼鲁南铁道大队政委。率队战斗在千里铁道线上,打击日伪军。1945年率部出山,在北楼、大留庄一带遭到敌伪军阻击,率少部抵抗,大部转移。身受重伤,光荣牺牲。小说《铁道游击队》即以其抗敌活动为素材写成。

猜你喜欢

  • 夷黎

    唐时文献中对海南岛少数民族称谓之一。见刘恂所作《岭表异录》。作者于唐昭宗朝(888—904)时曾谪居海南岛,在其著作中以此名称呼当地少数民族,即后来之黎族。

  • 租银地

    指出租佃种以收取租银的土地。内蒙古察哈尔草原从清朝中期开始放垦,出现商都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明安旗、太仆寺右旗和左旗、多伦旗等出租佃种的地区,这些租银地多为旗地、庙地、学田地、私人地、随缺地5种土

  • 噶厦

    藏语音译,意为“发布命令的机关”。旧译“噶厦公所”或“噶沙公所”,即原西藏地方政府。清乾隆十六年(1751),※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乱被平定后,清廷废除原封郡王、贝子辨理藏事的制度,改设噶厦,由※噶伦(

  • 召固

    见“邵固”(1261页)。

  • 我托汉卜只剌台吉

    见“博迪达喇”(2153页)。

  • 陇拶

    宋代青唐主。汉名赵怀德。※唃厮啰疏族※溪巴温次子。原居河南(今青海黄南、甘肃甘南两藏族自治州一带)。元符二年(1099)七月,宋军入河湟,兵临青唐城(今青海西宁),青唐主瞎征出走时,被当地吐蕃首领迎立

  • 宣抚司知事

    官名。元代设置,为宣抚使属员。掌管案牍及管辖吏员,为宣抚司经历的副手。明代授任土官,秩正九品。参见“宣抚使”(1746页)

  • 巴丁拉木

    普米族崇拜的母系氏族始祖。普米语音译,“巴”为普米族的族族名,“丁”意为“土地”,“拉木”是“母虎”,意为“普米土地上的母虎神”,是该族所崇拜的“白额虎”的化身,也是宁蒗、永宁、泸沽湖地区普米、纳西、

  • 答度台吉

    见“威正雅拜台吉”(1618页)。

  • 博克多格根

    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18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