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乐
见“基诺族”(2027页)。
见“基诺族”(2027页)。
清外札萨克旗。乾隆三十六年(1771)置。渥巴锡汗从子辅国公拜济瑚裔。初驻牧斋尔(今新疆托里和裕民县一带)。三十八年(1773)徙珠勒都斯(今焉耆西北)。设1佐领。隶乌讷恩素珠克图南路盟,归伊犁将军管
古地方政区名。汉武帝亡卫氏朝鲜国后,分其地置4郡,其为4郡之一,置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领15县,治东暆县(故址或说在今朝鲜元山附近,一说在江原南道江陵),辖境基本为东筸族故地,约南至今江陵以南
春秋末年吴国与越国一次著名大会战。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吴王阖闾趁越国新丧,举兵伐越,兵败檇李,负伤身亡。夫差继位后,为报越国杀父之仇,“日夜勒兵”。二十六年(前494),越王勾践拒绝大夫范蠡等
见“汇宗寺”(615页)与“善因寺”(2289页)。
即“乌黎”(331页)。
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蒙哥汗孙,※玉龙答失子。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或作十四年),暗结宗王昔里吉、玉木忽儿等谋叛,劫持北平王那木罕、丞相安童,遣使结好海都,请援,遭拒。继犯和林(今蒙古国哈尔
见“波罗显胜”(1517页)。
北魏肃宗孝明帝元诩年号。520—525年,凡6年。
藏语音译,意为“差奴”。解放前四川西部和西藏昌都藏族地区农奴中的一个等级,与西藏其他地区“囊生”相似,无任何生产资料,在农奴主家中终生为领主服务的奴隶。主要来源于破产的差巴(支差的人)、堆穷(小户)以
见“斜离底”(20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