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景颇文

景颇文

我国景颇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通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缅甸的景颇人也使用这种文字。创制于19世纪末。1957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组和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合作,经过全面调查,决定以我国景颇语为基础方言,以恩昆土语为标准音,提出景颇文字改进方案,规定了书写规则和读音规则。这个方案共23个拉丁字母(无p、 v、 x),分别表示26个单辅音,8个腭化辅音,6个复辅音和5个单元音,4个复元音。这个方案多数音位用单字母,部分用双字母,少数用J字母表示。h表示送气,y表示腭化。元音松紧用不同的辅音字母表示,一般浊音字母表示松音,清音字母表示紧音。有3个声调,用不同字母表示。基本上反映了景颇语的特点,学习、掌握较容易。不足的是节尾辅音【】未用字母表示;鼻音、边音后面的松紧元音未加区别;音节过长等。这个文字方案自1957年试行以来,培训了师资,编译了大量课本,通俗读物和工具书,出版了报刊。扫除了一批文盲,在小学和成人教育方面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由于景颇文在社会上运用较广泛,不少人学会了景颇文,它在景颇地区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 噶布什贤章京

    官名。满语音译。清代前锋参领的满语称谓。以八旗满洲、蒙古内人员授为是职。顺治元年(1644)定,八旗左右翼各设噶布什贤噶喇衣昂邦1人辖之。四年规定,此章京为管兵官衔,不论世爵大小、有无,授此官者即以此

  • 亦儿古里卫

    见“亦儿古里卫”(874页)。

  • 新疆电报总局

    清末及民国时期新疆邮电机构。光绪十八年(1892),陕甘总督杨昌浚、新疆巡抚陶模会奏,请拨款安设关外电报线路,经总理衙门及户部核议,先后拨款24万两。十九年,电报总办、津海关道盛宣怀派员测量路线。二十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中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土拉河曲折处。东接本部中右末旗,西至本部左翼左中末旗,南邻军台,北抵本部右翼左后旗。有佐领3。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五年(1686),西第什哩任旗札萨克。乾隆二十年(1755

  • 雅什里库里

    即“叶什勒池”(539页)。

  • 源贺

    407—479北魏大臣。本名秃发破羌。西平乐都(今青海乐都县)人。自谓南凉秃发傉檀之子。父为西秦乞伏炽磐所败后,自乐都投奔北魏,以机辩为太武帝所器重,赐爵西平侯,加龙骧将军,赐姓源氏。从击山胡白龙、吐

  • 勐龙傣族反土司斗争

    1913年,云南西双版纳勐龙傣族人民不堪土司压迫剥削,在岩宰领导下揭竿起义,参加斗争者达3000人,攻破勐龙城,将土司驱逐出境。岩宰等打开土司谷仓,将粮食发放给农民。土司逃匿于森林,遣人向思普沿边行政

  • 茂明安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西北部。牧地东界喀尔喀右翼旗,西界乌喇特旗,南界归化城土默特,北界大漠。元属大同路,明入蒙古。天聪七年(1633),首领车根率众归附后金。康熙三年(1664)授其

  • 海兰路

    即“合懒路”(835页)。

  • 鼓楼

    侗族地区独特的建筑物。又名“古楼”、“楼”、“百”。因楼内置鼓得名。明代已出现,今存者多分布于黎平、榕江、三江、通道、龙胜等县,均系清代所建。多位于寨子中央,为群众聚众议事、交流集会和夏夜纳凉之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