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曹廷杰

曹廷杰

1850—1926

近代东北民族史地学家。字彝卿。湖北枝江人。汉族。清同治十三年(1874),由廪贡生考入北京国史馆,任汉誊录。光绪九年(1883),投吉林将军,被派往三姓靖边军后路营中,办理边务文案。在任期间,曾于十一年五月,奉命往黑龙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了解沙俄的侵略准备活动,历时129天,行程16000余里。十五年至二十年,先后任山西和顺、宁武知县等职。二十一年奉调返东北,历任吉林边务文案总理、呼兰木税总局总理、吉林知府、吉林劝业道道员、代理蒙务处协理等。民国八年(1919),由吉林迁居奉天(今沈阳市),后返归原籍。1926年夏,再返东北途经上海病故,时年77。一生历仕风雨飘摇中的清朝,面对沙俄等列强的侵略,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思想激进,主张抗击。为配合抗御沙俄侵略斗争,自光绪十年起,利用“公余暇日”,积极投入了对东北边疆史地和民族史的研究,学术成就巨大,著有《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3书。前书偏重历史文献的搜集研究,后书汇集了他有关东北古地理、考古、民族等方面的学术札记,《西伯利东偏纪要》着重于对黑龙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现实民族、社会经济等问题的调查研究。3书问世后,受到中外学者高度评价,或称他为东北史学者中的“后起之劲”,或说他是“精通吉林掌故方面首屈一指的史学家”,日本岛田好认为他对奴儿干永宁寺碑文的拓取与研究,是“震惊当时学术界”的一大贡献。甲午战争失败后,他转向注意国内多变的政治局势,反映出他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一面:极力诋毁维新变法,咒骂义和团运动,歪曲辛亥革命,鼓吹帝制等。他的主要文稿,今已汇集为《曹廷杰集》上下两册出版(丛佩远、赵鸣岐编,中华书局1985年)。

猜你喜欢

  • 东路垦务局

    清末内蒙古官商合办的垦务机构。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垦务大臣贻谷在张家口创设,集有股本银12万两,官商各半。凡察哈尔各旗及张家口、多伦、独石口、丰镇、宁远诸厅之应垦地,经垦务局丈放,由公司勘验承

  • 完颜习捏阿不

    即“完颜斜捻阿不”(1167页)。

  • 于厥

    见“乌古部”(332页)。

  • 杰日

    藏语音译,意为“王族”。指吐蕃赞普王室的嫡系家族。王族为官者称为“论”,故唐补国史则谓“吐蕃国法不呼本姓,但王族则曰论”。

  • 武川镇

    见“六镇”(382页)。

  • 德古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诺伙家支的头人之一。详见“家支头人”(1947页)。

  • 绥京驿道

    清代通蒙古地区驿道。自京师北行370里至宣化驿,120里至怀安县驿,60里至高山站,60里至聚乐堡驿,60里至大同县站,60里至高山站,60里至左云站,60里至右玉县站,20里至杀虎口站,100里至和

  • 中俄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83年10月3日(清光绪九年九月初三),清朝伊犁参赞大臣升泰和俄国七河省省长弗里德在塔尔巴哈台签订。共5款,主要内容:1.确定塔城地区从哈巴尔苏(哈巴尔素达巴罕)

  • 水城旧石器文化遗址

    布依族地区考古遗迹。亦称“水城人”遗址。位于今贵州省水城特区三岔河右岸硝交洞。1973年发现。出土一枚古人类右上犬齿化石,属男性。经鉴定:是齿比北京猿人同类齿进步,而较“柳江人”和“山顶洞人”原始,表

  • 排湾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排湾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4万3千多,居住在台湾本岛最南端,以大武山脉为中心,包括屏东县三地、雾台、筏湾、玛家、来义、泰武、春日、狮子、丹地、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