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汗点格尔

汗点格尔

裕固语音译,又作点格尔汗。“”意为“可汗”,“点格尔”意为“上苍”、“天”,“汗点格尔”意为“敬天可汗”,汉族称之为敬毛神。旧时裕固族中保留的原始萨满教崇拜。祭祀由神职人员艾勒哲主持。“艾勒哲”,裕固语音译,意为人与神灵之间的“使者”,汉语称为师公子(巫师),均由男性担任,有的是父子相传。祭祀活动每年两次,一次夏历正月初开始,直至二月初,每家必请艾勒哲,仪式较隆重;一次是秋后,不一定每家必请,祭典仪式较简单。春祭时,地上铺一毯子,上摆9堆粮食,每堆粮食上放一盏神灯(酥油灯),灯上缠绿、白、蓝3色布条。毯子上方摆一小方桌,上供一神杆座,中插缠着羊毛和各色布条的神杆,神杆多寡视各家主人的财富、地位而定,但须是单数。祭典时,点燃神灯,牵过一只公绵羊,由专人或艾勒哲一刀刺入羊腹,伸手掏出羊心,名为攥心羊。将羊头割下,连同跳动的羊心一起置盘中,献于九杆一座之间。艾勒哲手持一勺舀祭品中的奶水、酥油等向上扬撒,口中念念有词地围绕地毯转圈,几个助手随声附和,重复艾勒哲所念经文。其内容主要是赞颂苍天和诸神,祈求神灵赐福,保佑人畜平安。念毕,立即将神灯推倒,观察灯花预卜该家本年中的吉凶祸福。若有不吉,或祸事临头,则告诫主人于某月某日请喇嘛念经消灾。

猜你喜欢

  • 蒙医药选编

    书名。藏文名《扎兑宁诺尔》。蒙古医学著作。19世纪内蒙古医学家老布僧确泊勒(达来王旗人)用藏文写成。121章,464叶,木刻本。曾以“扎兑”之名为人熟知。以临证各科为主,论述蒙医理论、药物,术疗等。术

  • 巴伦台黄庙

    黄帽派喇嘛庙。一称巴伦台庙。位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和静县北90里。清光绪十五年(1889,一说二十四年,1898)建。为天山南路旧土尔扈特蒙古总庙。内置经学、医学、密宗三院。解放前有喇嘛300

  • 春秋时白狄的一支。亦作肥氏。春秋初与白狄诸部居牧于河西陕北高原及晋西北。西南邻秦国,东南为晋国。白狄东迁时,肥氏入居今山西太原以东,建都昔阳(一说在今山西昔阳县境),奉鲜虞为盟主。周景王十五年(前53

  • 括扒

    傈僳语音译,或称“括扒时”,意为“荞氏族”。旧时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氏族图腾名称之一。即以荞为氏族图腾。传说因该氏族成员长于种植荞,故名;另一传说谓远古时有一女子因食荞而受孕,所生之子成为荞氏族的祖先。

  • 五色四裔

    见“五色四夷国”(267页)。

  • 奚首

    见“奇首”(1352页)。

  • 蒙古月刊

    蒙文文化改进会创办的刊物。1930年1月1日创刊,铅印,16开,蒙汉合璧。设在北平宣武门外石竹灯庵三号。以研究蒙古社会问题及发展蒙古实业,改进蒙古文化及疏通蒙汉之间的隔阂为宗旨,设蒙古社会、政治、经济

  • 漆水郡王

    辽封爵。天禄三年(949),惕隐耶律畑昱受封;统和十二年(994),南院大王、上京留守耶律景受封;开泰(1012—1021)中,上京留守,汉人行宫都部署耶律制心受封;太平三年(1023),南府宰相、上

  • 忠顺保德可汗

    见“夜落纥”②(1497页)。

  • 李丹山

    见“满达拉图”(23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