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宗
即“旻宁”(1413页)。
即“旻宁”(1413页)。
?—1875清朝大臣。蒙古正蓝旗人。阿鲁特氏。字鹤汀。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授理藩院笔帖式,后充军机章京,迁郎中。道光十一年(1831),升内阁侍读学士,历任新疆哈密办事大臣、理藩院尚书兼都统
西周时楚国第一代君王。※鬻熊之曾孙。周成王(约公元前1063—1027年在位)时,以曾祖事周文王功,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今湖北秭归县东南)。事周,贡献苞茅、桃弧棘矢和守燎。因地瘠民贫,奋力拓
1497—1557明代藏传佛教萨迦派名僧。藏族。《增续正法源》佛教史(又称《宝天成教史》、《袞却伦珠佛教史》)作者。该书分两部,第一部为袞却伦珠所作,第二部为桑结彭措(1649—?)所作。全书228页
见“索布多尔札布”(1833页)。
旧镇名。噶尔雅沙之旧称。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东南部,噶尔藏布右岸。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中英西藏条约》签订后,被迫开为商埠,为附近地区与印度贸易中心之一。新藏公路经过此境。参见“噶达克商
①官名。原为土官兄弟子侄等人的称谓,后渐变为官称。有自称为土舍者,有由土官降职改授或土目因功升迁者,多由官府颁给印信、号纸或委牌,亦有不颁给印信、号纸的。无职衔品级。云南阿邦乡土舍陶顺祖,原为土守备,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角昂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土尔扈特部丹忠拒附罗卜藏丹津叛清。三年(1725),以功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三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
1679—1732清宗室。满洲镶白旗人。爱新觉罗氏。※康熙帝第五子,※雍正帝之弟。康熙三十五年(1696),随父征准噶尔部噶尔丹,掌镶黄旗大营。三十七年(1698),封多罗贝勒。四十八年(1709),
即“阿儿剌”的复数。见“阿儿刺”(1199页)。
书名。乾隆十二年(1747)和硕亲王允禄等奉敕撰。6卷。初为满文,乾隆四十二年(1777)译成汉文(4卷)。记载祭仪2篇,汇记故事1篇,仪注祝词、赞词41篇,器用数目1篇,器用形式1篇,与《大清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