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湟中

湟中

县名。位于青海东部湟水中游,三面环绕西宁市,与平安、化隆、贵德、湟源、海晏、大通等县接界。明、清时属西宁卫、西宁府,民国时成立湟中县。历史悠久,有著名之“卡约文化”遗址及其他文物,古为羌人游牧地。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于其地设临羌县。晋及十六国时为吐谷浑所据。唐入吐蕃。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经此入藏。宋时曾在此设倚郭县伏羌堡。明初其地属土司管辖,并设茶马互市。万历十一年(1583)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命湟中藏族各部落在宗喀巴诞生地扩建塔尔寺。清为西宁县。1946年改置湟中县。明清后,该地藏族渐从游牧转为农耕,部落组织形式亦随之松弛,但以塔尔寺为中心保存藏族部落系统,故多按“塔尔寺六族”系统划分湟中地区藏族部落。

猜你喜欢

  • 脱脱孛罗

    见“和勇”(1443页)。

  • 皇初

    后秦高祖文恒帝姚兴年号。394—399年,凡6年。

  • 大小和卓木之乱

    清乾隆年间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反清叛乱。一称“大小和卓之乱”、“布拉呢敦、霍集占之乱”。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平定达瓦齐政权,大和卓木布拉呢敦与弟小和卓木霍集占献籍迎降。同年夏,清廷命布拉呢敦

  • 吉勒塔布

    ?—1697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李佳氏。初任侍卫兼前锋参领。康熙十一年(1672),擢正红旗蒙古副都统。十三年,耿精忠叛,受命率军赴援浙江,听将军拉哈达调遣。后随宁海将军傅喇塔进师台州,初战获胜。

  • 担歌

    明清时壮族男青年赠给情人的信物。流行于广西南丹及浔州府等地。在一条普通的扁担上,契刻着花鸟和用“方块壮字”写的“壮歌”歌词,然后涂上颜色,显得格外醒目而美观,故称。为男青年所制,赶歌圩时,随身携带,遇

  • 欲主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欲主为※乙室部下之一石烈。

  • 精吉木

    见“真金”(1818页)。

  • 鸭酱

    壮族传统调味品。流行于广西柳江、鹿寨、柳城、融安、龙胜等地。制法:以新鲜鸭血为原料,放入适量的盐、酒、醋、青椒、姜、葱、香椿菜等进行搅拌,严封半小时,便可取出食用。吃时,以煮熟的鸭肉蘸鸭酱,香嫩味美。

  • 耶律琮

    见“耶律合住”(1310页)。

  • 书袋之制

    金代官员以腰悬书袋而区别身份的制度。大定十六年(1176),世宗以吏员与士民之服无别,常至民间索贿鬻狱,有司难于检察,遂定悬书袋之制。中书、枢密院令、译史用紫纻丝为之,御史台、六部、宗正府、统军司、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