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居易

白居易

772——846

唐朝诗人。字乐天。一说其先世为西域龟兹胡人。北齐五兵尚书白建后裔。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曾祖白温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北)。襄州别驾白季庚子,生于河南新郧。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授盩厔县尉,集贤校理。二年,入为翰林学士。三年,拜左拾遗。五年,为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814),授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宰相吴元衡被刺,其力主缉捕凶手,得罪权贵,以越职言事罪,贬为江州司马。后迁忠州刺史。十四年(819)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次年,转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长庆元年(821),转中书舍人。目击宦官擅政,朋党倾轧,政治昏暗,自请外出,历任杭州、苏州刺史。文宗即位,征拜秘书监。大和二年(828),转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三年,称病东归,为太子宾客。五年(831),授河南尹。七年,复授太子宾客分司。开成元年(836),授太子少傅,进封冯翊县开国侯。会昌(841—846)中,请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年退居洛阳香山,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以诗酒咏佛为事。卒,赠尚书右仆射。其诗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先与拓跋鲜卑后裔元稹齐名,号称“元白”;后与匈奴独孤氏后裔刘禹锡齐名,号称“刘白”。一生著述颇丰,有文集75卷,经史事类30卷。在创作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提倡用诗歌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其“讽喻诗”多同情人民疾苦,揭露统治者的腐朽与残暴,如《杜陵叟》、《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红线毯》、《歌舞》、《伤宅》等,即是这类代表作。而《长恨歌》、《琵琶行》,长期以来为传诵人口之名篇。有※《白氏长庆集》(页)。

猜你喜欢

  • 刘庆恩

    1869—1929兵器制造家。字国城,四川省德阳人。回族。幼家贫,弃学经商。后入广东水师学堂,毕业后在益珠、虎门、江阴等炮台任职,对枪炮修理、制作有所研究。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起,随刘永福军在

  • 米萨曲萨

    哈尼语音译,意为“山神和水神”。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的猎神。狩猎是哈尼族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凡集体猎获麂子、马鹿、野猪、熊等大动物,就地祭祀。祭时从动物的颈、身、腿各部取下三撮毛,夹在一根木棒尖端剖

  • 布露

    即“波路”(1516页)。

  • 龙吉

    彝语音译。意为孤独的奴隶。旧时四川凉山雷波一带彝族对一种单身奴隶的称呼。系由从外地抢劫而来的汉族或其他民族成员构成。住在主子家中,一年到头无休止地为主子劳动,如田间生产,放牧牛羊,家内杂役等,毫无人身

  • 壮歌

    壮族传统民歌。亦称俍歌、浪花歌。流行于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地。以即兴创作、边编边唱为主。其中《叙事歌》、《叙史歌》、《民间故事歌》多有传统歌本,为汉字记音的手抄本。即兴创作以情歌为最著名。有五言四

  • 阿史那阙啜

    ?—708唐朝突厥族将领。唐赐名忠节,故又作阙啜忠节,或阿史那阙啜忠节。“阙”为部落名,“啜”为官名,隶突骑施乌质勒。长寿元年(692)与王孝杰联合伐吐蕃,克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城。神龙二年(70

  • 克石炭

    见“克失旦”(986页)。

  • 四郎工噶

    清代后藏地方官员。藏族。光绪十八年(1892),充当东科尔。次年升任七品噶厦小仲译。二十五年(1899),升六品仁木营官。三十年(1904),晋升五品昔孜营官。谙熟营务,干练有为。三十三年(1907)

  • 六胡州

    唐代在降附突厥人散布地区设置的统治机构。高宗调露元年(679)置。其名称分别为:鲁州、丽州、含州、塞州、依州和契州,治所位于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一带。以唐人为刺史。长安二年(702),并为匡、长2州。神龙

  • 宁海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成吉思汗叔答里台之孙阔阔出及其孙亦思蛮、八都儿、阿海等先后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