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百色起义

百色起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起义。1929年秋,由共产党人掌握的桂军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1000多人,从南宁开赴广西右江流域,在当地壮族人民,特别是壮族农民协会与壮族农民赤卫军的密切配合下,于同年12月11日,在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人的领导下于百色县城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共7千余人,并在田东平马镇成立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先后解放右江流域16个壮族聚居县,人口达100余万,开辟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并建立县以下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实施各项革命政策,开展土地革命。

猜你喜欢

  • 阿曼加

    云南苗族对相邻的普米族的称呼。参见“普米族”(2291页)。

  • 屈茨

    见“龟兹”(1105页)。

  • 毗舍邪

    即“毗舍耶”(1649页)。

  • 芬阿部

    见“芬问部”(1000页)。

  • 京府大学

    见“八旗生员”(28页)。

  • 伊勒登阿喇布坦

    ?—1688喀尔喀蒙古车臣汗。博尔济吉特氏。车臣汗※诺尔布子。康熙二十年(1681),随父向清朝入贡。二十六年(1687),继父位嗣车臣汗。驻牧克鲁伦河北巴颜乌兰。次年卒,清遣侍卫阿南达往赙,时准噶尔

  • 伊希丹毕札拉参

    即“伊希丹毕坚赞”(812页)。

  • 贡噶仁钦

    清代西藏地方贵族。拉萨达布地区朗敦村人。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之父。达赖喇嘛坐床后,清朝按例封其为公爵。光绪五年(1879),准其戴宝石顶、花翎。噶厦政府照例赐庄园、百姓,成为西藏大贵族之一,即朗敦庄

  • 车佛南整训总队

    解放前夕在云南建立的地方革命武装。原称“普光三支队”,是一支组织松散自发反对国民党压迫的地方武装。在接受中共“云南人民自卫军第二纵队”领导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九支队”,随即改编为

  • 青海道

    又称吐谷浑道。丝绸之路东段支线,不通过河西走廊而自陕西西安(古长安)至甘肃陇西,沿今青海柴达木盆地进入新疆。汉武帝(一说汉宣帝)时即开此道。晋隆安三年(399),僧人法显从长安至印度,宋永初元年(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