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祁韵士

祁韵士

1751—1815

清代著名民族史、边疆史地学家。字鹤皋,又字谐庭,别号筠录。山西寿阳平舒村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中举。四十八年(1783)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编修。五十五年(1790),擢右春坊右中允。次年调任户部主事,荐升郎中,充宝泉局监督。嘉庆九年(1804),因宝泉局亏铜案发,蒙冤受遣戍伊犁。十三年(1808)获释。次年应松筠邀请,至南京为之“襄理幕务”。十五年(1810),接受陕甘总督那彦成聘请,前往兰州任兰山书院主讲。十八年(1813),由甘肃至保定,主讲于莲池书院,卒于其地。虽然一生历经坎坷,著述仍极宏富。最主要著作,是在其主持下纂辑的《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全书120卷,以满文档案资料库藏红本为依据,并参阅《皇舆全图》、清理藩院所存世谱等撰就,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清代蒙古史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书。其次是《皇朝藩部要略》,18卷。该书是其充分利用编纂《王公表传》资料,仿《通鉴》体例写成,也是研究清代蒙古史的重要参考书。另著有《西陲要略》、《西域释地》、《西域行程记》、《万里行程记》、《西陲百咏》等。还利用松筠幕友汪廷楷原辑未成部分资料,写成《伊犁总统事略》(后以《西陲总统事略》刊行)。为研究清代新疆地区的历史、地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 策旺顿柱

    ?—1870清代西藏贵族。西藏打箭炉境内泰宁寺附近人。藏族。十一世达赖喇嘛※凯珠嘉措之父。道光十八年(1838),其子确认为达赖喇嘛之呼毕勒罕后,随同入藏。因呼毕勒罕年幼,受命在藏居住,随侍经理。清朝

  • 讹藏屈怀氏

    党项首领、夏国王李德明第三妻。生子成嵬讹。德明死后,长妻卫慕氏所生子元昊袭位。夏广运元年(1034)卫慕氏被元昊毒死后,被立为太后,党项语音“兀泥”。

  • 亦启烈

    即“亦乞列思”(872页)。

  • 番饷

    清代台湾高山族向官府交纳的人丁税。凡内附的高山族(即“熟番”),得载入额编,不论男女,按丁输饷。据连横《台湾通史》载:“旧例壮番每丁征米一石七斗,少年一石三斗,番妇一石”。雍正三年(1725),诏豁免

  • 轩岗坝人民起义

    世纪中叶,轩岗坝(今属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德昂、景颇等族人民不堪芒市土司的残酷统治,联合起义反抗土司。芒市土司纠集土司兵进行疯狂镇压。起义群众在布幸额门率领下,英勇抵抗,坚持斗争达3年之久

  • 轒辒

    匈奴使用的一种车辆。《汉书·杨雄传》颜师古注引应劭语:“轒辒,匈奴车也。”为匈奴军事运输和日常必须的交通工具,有专门的手工工匠制造。与汉张掖郡(今甘肃张掖市一带)相对的匈奴辖区就是专门制造车辆的场所。

  • 蒙苴颂

    相传为周代白崖国国主。一作牟苴颂。白族先民。传说为阿育国国王骠苴低孙,低蒙苴第八子。《南诏野史》(胡蔚本)云:“蒙苴颂居白崖(在今云南弥渡县红崖),因地名,号白崖国”。白崖国又称白国或大白国、太白国,

  • 国制

    契丹王朝对治理契丹民事制度的称呼,与“汉制”相对而言。契丹建国后,对契丹人和汉人(包括渤海人)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辽史·百官志》称:“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

  • 辰州蛮

    唐宋时期辰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分布在今湖南西部沅水流域,卢、酉、辰、巫、叙五条溪水发源地区。秦汉以来泛称※荆蛮”、※黔中蛮、※武陵蛮、※五溪蛮。传说为※槃瓠蛮之后裔。宋泛称※溪峒蛮。有※仡

  • 完颜石柱

    ?—1283元朝将领。女真族。完颜氏。同州管民达鲁花赤完颜拿住子。宪宗时,袭父职为征行千户,总管八都军。宪宗九年(1259),从忽必烈征合刺章,随都元帅纽璘攻马湖江。世祖中统二年(1261),授征行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