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舒尔哈齐

舒尔哈齐

1564—1611

又作速尔哈赤、素尔哈齐。后金国创始人之一。满族。爱新觉罗氏。塔克世第三子,清太祖※努尔哈赤同母弟,喜塔喇氏所生。青少年时期,因继母寡恩,常与其兄外出谋生。后为建州各部统一,抵御叶赫等九部联军,颇具战功。多次至北京朝贡,以曾受明封为都指挥之职,俗称为“三都督”。与海西女真乌拉部首领布占泰联姻,先后以二女妻之,又娶布占泰女为室。万历二十三年(1595),麾下拥兵5000,战将40余名。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与贝勒褚英、代善等统兵接取东海瓦尔喀部斐悠城降众,途经乌拉部,击败部长布占泰阻击之兵于乌碣岩,以功赐号“达尔汉巴图鲁”。建州本部统一后,不主张对外用兵,力谋与明保持通贡和好,怠于战事,日益与努尔哈赤相左。被迫欲移居他地,为其兄所不容,及近臣乌勒坤、猛哥和宗室阿什布之子先后被杀,长子阿尔通阿、三子札萨克图、本人亦遭禁锢。三十九年(1611)八月十九日,死于狱。初葬永陵(今辽宁新宾境),天命九年(1624),迁葬东京陵(今辽宁辽阳市)。顺治十年(1653),追谥为庄。

猜你喜欢

  • 秃屯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六年(1408)设置之秃都河卫均称作推屯河卫。

  • 端木治

    清代画家。字瘦生,江苏上元(今属南京市)人。回族。工画,尤擅山水,一生师法传统,深得北宋画家之笔意。

  • 康达罕

    即“��达犴”(1901页)。

  • 拜济

    即“妣吉”(1260页)。

  • 柳条边

    清代东北封禁地区界线。俗称柳条边、条子边、柳墙等。满族贵族夺得全国政权后,把盛京、吉林辖境部分地区视为“祖宗肇兴”之地。为保护“龙兴重地”,以固“根本”,严禁关内汉族等居民进入打猎、耕垦、采挖人参。同

  • 比欢

    毛南族民歌的两种形式。一般单独称为“比”或“欢”。因其后分别带有“罗嗨”、“罗喂”的衬词,故统称为“比欢”或“罗嗨罗喂”。“比”可以分为“比条”、“比单”、“比早”和“比三纽”四种,有七言、六言、五言

  • 哈剌契丹

    见“西辽”(689页)。

  • 勒都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松蕃卫,在今四川松藩境。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在其地置勒都族长官司,实行土官管理制。宣德三年(1428),故土官子川操入朝贡马,赐之钞、彩币表里、纻丝袭衣、靴袜等。六年(143

  • 桶子甲

    壮族古战服,护身甲胄。宋时流行于邕州(治今广西南宁市)左、右江溪洞。侬人(今壮族先民)战士多服之。明清时称“毼”。制法:用两块半圆形桶状的兽皮,晒干后用绳子将前胸后背两块系合在一起,套

  • 纳尔吉河卫

    见“纳剌吉河卫”(12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