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
独龙语音译。云南贡山独龙族地区解放前使用的一种原始磨谷器。是由一大一小两块未经加工的天然石块组合而成,大的一般长约50公分,宽约30公分,厚6—7公分,小的为直径6—8公分的椭圆或圆形的鹅卵石。使用时下置簸箕,大石块放在簸箕上,一端用小木墩或石块垫起,使之倾斜,人跪在簸箕前,把谷粒放在石块上,双手执鹅卵石碾磨,脱壳谷粒自行落在簸箕上。是相当古老的一种谷物加工工具。
独龙语音译。云南贡山独龙族地区解放前使用的一种原始磨谷器。是由一大一小两块未经加工的天然石块组合而成,大的一般长约50公分,宽约30公分,厚6—7公分,小的为直径6—8公分的椭圆或圆形的鹅卵石。使用时下置簸箕,大石块放在簸箕上,一端用小木墩或石块垫起,使之倾斜,人跪在簸箕前,把谷粒放在石块上,双手执鹅卵石碾磨,脱壳谷粒自行落在簸箕上。是相当古老的一种谷物加工工具。
过去瑶族最隆重的祭祖仪式。传说瑶族先人分12姓,迁徙途中过海遇暴风,合族聚在船头,叩请盘王保佑和许愿,风果平息。安居后把盘王供于庙中,每年必祭。后12姓分散各地,便把盘王带到家里供奉。解放前还愿多以家
汉朝官员。字子叔。北地郡义渠人。平曲侯公孙昆邪之孙。少为骑士,屡有战功。召为太子舍人。建元元年(前140),武帝即位,累迁至太仆。以妻君孺为卫皇后姊,渐受宠。元光(前134—前129)中,拜轻车将军,
即锁南普。东乡族地区土司始祖。河州(今甘肃临夏)右丞里(今东乡族自治县)人。东乡族。一说藏族或蒙古族。元至正(1341—1368)末年,任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驻守河州。明洪武三年(1370),归附明
春秋时长狄鄋瞒的酋长。《左传》载,鄋瞒酋长为兄弟5人:侨如、焚如、荣如、简如、缘斯。初服属于赤狄,作战勇猛,为北狄联盟的军事主力,活动于今山西临汾、长治,东至山东边境的山谷间。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
门巴族民间传统炊具。一作“可”,门巴语音译,意为“石锅”。用手凿制。分平锅与深底锅两种。平锅用质地坚硬的青石板制作,适宜烙饼;深底锅用质地稍软的石头制作,亦有平底和弧形底的区别。一般敞口,口径20—4
清代为入藏清军经办粮食、军饷、军械的机构。驻藏官兵之口粮、薪饷、军械初由内地运送。乾隆五十三年(1788),清军入藏驱赶廓尔喀,军运繁重,始设机构专司其事。自打箭炉出口,设理塘、巴塘、察木多、拉里、前
金建国前耶懒路完颜部部长。耶懒路(今俄罗斯滨海边区塔乌黑河流域)人。又作神徒门、神土懑。女真族。完颜氏。金始祖※函普弟保活里五世孙,直离海子。曾服侍世祖劾里钵于病榻,相约不忘。勇敢善战,临事果断。世祖
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对日军的一次战斗。1938年9月,大青山支队在取得陶林、乌兰花两次战斗的胜利后,为打破日伪军增兵绥中的企图,继续扩大战果,决定在蜈蚣坝打一场伏击战。蜈蚣坝位于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即“锡伯河”(2363页)。
书名。近人连横(1878—1936)撰。作者为台湾省人。1920—1921年分3册先后在台湾出版。1945年商务印书馆重排出版,分上、下两册。1983年商务印书馆修定后第二次印刷出版。全书分纪4,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