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血缘家庭

血缘家庭

人类建立在血缘婚基础上的第一个有规范的家庭形式。亦称血缘家族或血缘家族公社。存在于旧石器时代初期至旧石器中期氏族出现之前。每个血缘家庭既是一个生产生活单位,又是一个内婚群体。家庭成员按年龄、辈份划分成几个通婚集团,实行以同辈婚配为基础的群婚制。人们各自在所属团体内集体劳动,各尽其能,共同消费,过着原始共产制的生活。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和县人、金牛山人、大荔人等,即处于这一阶段。有学者从根本上否认血缘家庭的存在,认为原始群时期只有原初公社,而无血缘家庭;也有学者认为血缘婚和血缘家庭存在于氏族解体过程中,它不允许同胞兄弟姐妹之间婚配,也不是独立的婚姻家庭形态。

猜你喜欢

  • 果什哈

    即“戈什哈”(283页)。

  • 苏把亥

    见“速把亥”(1840页)。

  • 吊脚楼

    木结构建筑。又称吊楼。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西部壮、土家、苗、布依、侗、水等民族地区。为在房舍的一侧临空扩建的住房,好似吊在主建筑一边,故名。有的在下面支撑木柱。多住人,或放杂物。下面可作养畜或堆杂物

  • 恩衮

    见“恩古特”(1896页)。

  • 窦毅

    519—582西魏、北周、隋大臣。亦作纥豆陵毅。字天武。一说为鲜卑纥豆陵氏(后改为窦氏)。一说本为扶风平陵人,其先避难代地,赐姓纥豆陵氏。邓国公※窦炽侄,窦岳子。初任员外散骑侍郎。从孝武帝西迁,封奉高

  • 大成

    北周宣帝宇文赟年号。579年,凡1年。

  • 祥云大波那遗址

    云南青铜文化遗址之一。亦称祥云大波那木郭铜棺墓葬。地点在今祥云县云南驿大波那。1963年发现。形状为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内有长条形巨木叠组的郭室,内置两面坡房屋状铜棺,由7块铜板组成,用4块构成房屋

  • 驼们江

    见“图们江”(1435页)。

  • 约布

    旧时存在于西藏门巴族部分地区的佣人。主要来源于破产或欠债的※差米、※如米和孤儿。无独立经济。多单身在宗本(相当内地县官)、措本(相当内地区、乡长)和富裕差米家做家务和田间劳动,吃穿由主人供给。但原有人

  • 蒙怜路军民总管府

    元代土司名。据《元史·地理志》,至元二十七年(1290),从云南省请,以蒙怜甸为蒙怜路军民总管府。《读史方舆纪要》卷119木邦军民宣慰司条,称其地在木邦司北。治所在今缅甸北部勐卯之西。为傣、掸族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