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藏王统记

西藏王统记

藏文史学古籍名著。原书全名:《(吐蕃)王朝世系明鉴正法源流史》,别译称:《西藏王朝世系明鉴》、《王统世系明鉴》等。元代乌思藏高僧索南坚赞撰。全书共分18品,第一、二品述佛家宇宙观及释迦世系;第三品述中原王朝及蒙古等世系;第四至六品述观世音菩萨功德;第七、八品述吐蕃人种由来及王室祖先事迹;第九至十七品详述松赞干布平生业绩;第十八品述此后历朝赞普(王)及吐蕃王朝崩溃后各地方割据局面形成与佛教复兴等事迹。索南坚赞(1312—1375)出身于藏地区萨迦款氏家族(一说为沙鲁高僧,生于1333年),曾任萨迦寺座主。本书在卷末题记中称:作者于藏历土阳龙年在桑耶寺写成,据题记称作者为“金刚持”,其通篇均为赞颂本人及本书之辞,是年为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1388),因证为作者辞世13年后由其弟子辈整理遗稿成书并补叙于题记中。本书为吐蕃王朝断代史之重要专著,向为藏族学者所推崇重视,书中对松赞干布、赤松德赞、亦祖德赞热巴坚3位法王之文治武功叙述甚详,对藏汉两族友好关系及唐蕃两国联姻媾和均专篇著录;尤其对松赞干布及其臣下开基创业之丰功伟绩之内容占全书之半,后世史籍多以其文为据。本书叙事生动,文笔流畅,然作者将民间传说故事羼入史实并以其佛家观点、论说备加渲染,致使失实。本书有藏文德格印经院刊本104叶,近年有排印本及汉译本多种。国外亦有藏文及转写本印行,并有英、俄、日文各种简译、节译本。

猜你喜欢

  • 沐晟

    ?—1439明朝将领。字景茂。回族。祖籍安徽定远。世代官居云南昆明。好读书。历官右军左都督。建文元年(1399)袭封侯。永乐四年(1406),拜征夷左副将军,讨交趾,论功封黔国公。十二年(1414),

  • 辽东志

    书名。记明代辽东地区的志书。辽东都指挥佥事毕恭、左府都督佥事王祥撰。明正统八年(1443)始修,弘治元年(1488)成书。内分建置沿革、分野疆城、城池道里以及山川形胜、城郭屯堡、烽堠土产、贡赋户口、学

  • 频不部

    辽代部族名。部设节度使。该部曾于圣宗统和四年(986)出兵助朝廷抗御北宋大兵北伐,时节度使为和卢睹,多获战功。

  • 苛扒

    傈僳语音译,意为“杀魂者”。旧时傈僳族巫师之一种。据说能看见鬼和捉鬼降妖,也能杀死别人的灵魂,附在其身上的神灵是专门摄杀别人灵魂的恶鬼,若它不杀魂,其自身便会感到不舒服或生病,因此,社会上对其既畏惧又

  • 鸡笼山

    ①明代史籍对台湾称谓之一。《明史·鸡笼传》:“鸡笼山在澎湖屿东北。故名北港,又名东番,……地多深山大湖,聚落星散,无君长”。明代东番即泛指名湾。 ②山名。位于今台湾西北部基隆港口外,形似鸡笼,故名。清

  • 北魏太宗

    见“拓跋嗣”(1358页)。

  • 蒲鲜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金末,有蒲鲜万奴者,任金辽东宣抚使,贞祐三年(1215),叛金自立,建大真国(后改称东夏国,历史上亦称东真国),1233年为蒙古汗国所亡。

  • 盆奴里国

    辽代女真五国部之一。一作蒲奴里、喷讷,金称蒲聂部,清文献作博诺、富珠哩、富奴里。《满洲源流考》谓:盆奴,满语(女真语),雹也。明、清以来一般认为,今黑龙江省境汤旺河下游汤原县治隔河相对的香兰乡双河古城

  • 宣曲胡骑

    汉代匈奴骑兵。汉朝将归附的匈奴人编为骑队,称“胡骑”,驻宣曲(今西安市西南)者,称“宣曲胡骑”,与长水胡骑皆受※长水校尉统领。常受遣出征,神爵元年(前61),曾随赵充国击西羌。

  • 签军

    金元时期的征兵制度。“签”亦作“佥”。凡汉军,有事则签取于民,事已则或亦放免。每遇战争或边事,民家丁男,凡强壮者,尽取无遗,曾激起人民强烈反抗。元光(1222—1223)末,备潼关黄河,又签军,诸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