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邛部长官司

邛部长官司

明清四川彝族土司名。明洪武(1368—1398)中,岭真伯以元所授邛部州(治今四川越西县东北)招讨使官号归附,改其地为邛部军民州。二十五年(1392),置越巂军民指挥使司。翌年设越巂卫,封岭氏为卫属土官。永乐元年(1403),改置邛部长官司,隶越巂卫,诏岭氏后裔充长官。先后袭职者有岭柏、岭应升、岭桥松等。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岭安盘降清,授邛部宣抚司宣抚使,颁给印信、号纸,住牧邛部杨家坪。五十二年(1713),复改为长官司。后由岭峻翠、岭如龙承袭。岭如龙强留扪扒支彝女姆娃,姆娃不从,自缢于衙门,扪扒支彝众复仇,烧毁新基姑汛房,掠走汛弁兵丁。清政府将岭如龙发配江南,由岭承麟继袭土职。后绝嗣。咸丰五年(1855),由暖带密土千户岭承恩兼袭。清代辖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越西县东部、美姑县北部。所属土目有腻乃、阿侯(阿合)、苏呷、咱户、慕月、阿苏、滥田坝、普雄、黑保、大孤山等。管束“倮罗”、“西番”土民2196户。每三年贡马5匹,解越巂营上纳。每年认纳杂粮250石,供越巂营兵食。

猜你喜欢

  • 十岑

    吐蕃官名。参见“十六地方官”(11页)。

  • 公哥列思八冲纳思监藏班藏卜

    1308—1330元代乌思藏高僧、泰定帝、天顺帝、明宗、文宗四朝帝师。出身于萨迦款氏家族。为帝师※公哥罗古罗思监藏班藏卜之异母弟。泰定四年(1327),受封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

  • 爱惜喇库哈番

    即清代六部等衙门所设的“员外郎”。参见“一齐下喇哈番”(1页)。

  • 万爽

    唐代南诏行政衙署名。为中枢※九爽之一。“爽”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省”或后来的“部”。据《新唐书·南蛮传》载:“万爽主财用”,即执掌财政经济、物资货品等事,类似近代财政部。主官由※清平官、※酋望、※大军将

  • 庭州

    见“金满城”(1476页)。

  • 德昂

    德昂族自称。亦作纳昂、尼昂、达昂。“昂”,德昂语“山洞”、“岩洞”之意,“德”、“纳”、“尼”、“达”为尊称的附加语,意即“住在山洞的人。”相传开天辟地时,洪水泛滥,大地淹没,人类濒临灭绝,只有少数人

  • 黄龙冠

    ?—1369明洪武时广西壮族起义首领。亦名英杰。广西左江上思州人。洪武(1368—1398)初,于上思州聚众反明,邻近百姓纷起响应,拥众万余,兵逼郁林州城。知州赵鉴、同知王彬集民丁拒守,被困半月有余。

  • 赫图卫

    见“好屯卫”(937页)。

  • 七闽

    古族名。始见于《周礼·职方氏》:“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有人根据《国语·郑语》:“闽芈蛮矣”,说“闽为蛮之别种”。多数学者赞同许慎《说文解字》:“闽,东南越,蛇神”一说,认为是指

  • 练地

    解放前云南德宏景颇族地区一种轮作方式。过去景颇族人耕作不重视人工施肥,旱地开荒的第一年,一般不种稻谷,而栽种豆类、棉花等作物,称之为“练地”,第二年种旱谷时才长得好,种二三年地力耗尽,产量递减,即行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