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钦定西藏善后章程

钦定西藏善后章程

清政府管理西藏地方政务的若干规定。乾隆十五年(1750),清朝平定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之后,鉴于乱事起于噶伦等大员权责向无明文规定,以致各自引用私人,朋比为奸,擅权滋事,故授权七世达赖喇嘛,针对噶伦官员职权,改革行政体制,于翌年制定善后章程13条。主要内容为:添设喇嘛噶伦,赏札萨克大喇嘛名号;噶伦官员须于噶厦公所办公;凡具折奏事重务,须请示达赖喇嘛并驻藏大臣酌定办理,钤用达赖喇嘛印信及驻藏大臣关防始行;不得私自补放、调换喋巴和寺院堪布等官;革除治罪官员,原颁敕书一律撤回交部;不得擅出牌票私派乌拉,遇公事由达赖喇嘛发印信,噶伦出票;禁擅取达赖喇嘛仓库存贮物件,按旧例由仓储巴以达赖喇嘛印信办理;达木蒙古归驻藏大臣直接管理;淘汰冗员;禁滥行擅发免差文书,其应发给者须禀明达赖喇嘛并驻藏大臣酌定赏给;前藏增一代本护卫达赖喇嘛;阿里、哈拉乌苏要隘须驻官兵戍守,赏给号纸。

猜你喜欢

  • 冉魏武悼天王

    见“冉闵”(564页)。

  • 菁寮

    参见“菁民”(1988页)。

  • 摩梭

    族名。今纳西族。“么些”、“摩西”等名的同音异译。见于四川《盐井乡土志》。据调查,为四川盐源(盐井)纳西族旧时的自称。详见“纳西族”(1269页)。

  • 瓦桥关之战

    辽(契丹)与北宋间一次重要战役。瓦桥关位于宋雄州(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与益津关(今河北霸县)、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信安镇)合为重关三镇。后晋时,石敬塘曾割让给契丹,显德六年(959),为后周收复。后一

  • 临松

    东晋十六国时期郡名。隶凉州。治今甘肃张掖县南。前凉张天锡于凉州置郡于临松山下,故名。北周废入张掖郡张掖县。匈奴一支卢水胡世居该地,后凉龙飞二年(397),卢水胡首领沮渠蒙逊(368—433)起兵取临松

  • 延昌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夺里本斡鲁朵”(“夺里本”意为“讨平”,“斡鲁朵”意为“宫”)。为辽穆宗※耶律璟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

  • 斡本

    见“完颜宗干”(1155页)。

  • 密山府

    地名。位于今黑龙江省东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置。治蜂密山子。辖域东西约700余里,南北约100至500里不等。东接虎林厅,西邻依兰府,南界俄罗斯东海边省,北连临江府。唐属渤海境。辽属东京道。元

  • 龙裕光

    1865—1930清末民初云南土司、官僚。字世卿。哈尼族。云南稿吾卡土司龙汝霖之子。光绪(1875—1908)初年,妒其异母兄龙觐光代办纳更司事务,阴与胞弟龙济光谋,迫觐光弃职出走。后龙觐光不计前嫌,

  • 三执官

    唐代吐蕃职官名。简称“三执”,音译“岑松”。据《德乌佛教史》载,“三执官”例由达氏、娘波氏、垂特氏贵族分任,其职能是:达氏掌管帐篷业,娘波氏掌管铁业,垂特氏掌管禽类业。《贤者喜宴》仅载达氏掌帐篷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