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侬语

阿侬语

我国怒族中自称阿侬的支系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木古甲一带,使用人口1000左右。在国外,称怒语,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恩梅开江流域。中国境内阿侬语无方言差别,但缅甸境内则分4个方言。以木古甲阿侬语为例。语音特点:单辅音45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分舌尖前、卷舌、舌面前3套,有卷舌塞音、鼻音和边音。鼻音、边音、擦音分清浊两套。有20个复辅音,分3类:一类是前喉塞与浊塞音、塞擦音、鼻音组成的复辅音10个,一类是唇音、舌根音和卷舌半元音组成的复辅音9个,再一类是三合复辅音1个。有10个单元音,16个复元音。复元音以后响的为主,共12个,由i、u、y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有2个前响复元音和2个三合元音,三合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4个鼻音和喉塞音均可作节尾辅音。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大。语法特点:形态、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10类。名词有复数和指小语法形式,用后缀表示。名词有人称领属范畴,在名词前加词头表示,仅有单数。数词、量词均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量词较丰富,数词和量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疑问代词用疑问语素kha55构成代替各种不同对象的代词。动词有人称、数、体、态、式、方向等语法范畴。人称分一、二、三人称,数有单数、双数和多数,用形态变化表达。体有将行、进行、已行、曾行等类,均用在动词后加粘附性后缀表达。态有自动、使动、互动3种,自动用后缀表示,使动用前缀或辅音屈折变化表示,互动用前缀表示。式有祈使和命令,用加前后缀、词根屈折变化等手段综合表达。方向有向心、离心、向上、向下4种形式,均用后缀表示。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加深。结构助词较丰富,有表示领属、施动、受动、工具、从由、处所、比较等类,另有一类定指助词,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一般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词汇主要由单音节或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组成。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构词词头有9个,不如独龙语丰富,复合词有并列、修饰、支配、表述等结构形式的。派生词以加前缀为主。四音联绵词较丰富。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傈僳语,有少量白语和缅甸语借词。借词以音译方式为主。

猜你喜欢

  • 乌地延

    十六国时期鲜卑乙弗部首领。率部驻牧于西海(又称曲海、屈海、青海,即今青海湖)一带,东邻南凉,南界吐谷浑。因居青海,号称青海王。初依附于吐谷浑,为渠帅,后归降西秦,封安北将军。晋安帝义熙九年(413),

  • 糌粑

    藏语音译,意为“炒面”。藏族人民传统食品。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藏区。其制法:将青稞浸泡或烫洗后,焙熟、磨成面,亦有乾磨而成者。上等的要搓去青稞内皮,精细加工,旧时专供上层官员、活佛和大领

  • 慎州

    古州名。唐武德(618—626)初,唐王朝为管理粟末靺鞨乌素固部落,就其地(今吉林省农安县东)置此州,隶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载初二年(690),为处浮渝靺鞨,析慎州新置黎州,直隶营州都督。万岁

  • 安附国

    ?—680唐朝官员。原籍安息(今伊朗东北部与前苏联交界一带)。出身望族。贞观(627—649)初年,父朏汗率众5千余朝唐,被置于维州(今四川茂县),拜为刺史、定襄郡公。四年(630),随父赴长安朝见太

  • 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六世

    见“洛桑图丹嘉措”(1735页)。

  • 安启

    ?—1731清朝武官。满洲镶黄旗人。俞窟里氏。世居虎尔哈松阿里江。雍正七年(1724),以参领随大将军傅尔丹,由北路进征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九年,和通胡尔汉诺尔之役,力战阵亡,追赠一拖沙剌哈

  • 法师

    西夏佛教高级职称。西夏汉文本《杂字》官位部中有载。可出任功德司副使,参与译、校佛经和重大佛事活动。

  • 清朝文献通考

    亦名《皇朝文献通考》。书名。清代官修。300卷。乾隆三十二年(1767)起纂,五十一至五十二年(1786—1787)成书。体例与《续文献通考》同,亦为26考。记载清太祖天命元年(1616)至清高宗乾隆

  • 敦约嘉措

    1778—1825清代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生于曲麻地方。入隆务大寺学习,后成大学者,从才贡喇嘛受具足戒,学风严谨。从仲哇·洛桑嘉措聆听密法。在拉卜楞寺侍奉贡塘·嘉贝样活佛,任隆务寺堪布先后达10年之

  • 喀勒达所

    见“可里踢千户所”(4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