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鲁特上三旗
清代新疆伊犁额鲁特营左翼携眷驻防兵。乾隆二十九年(1764)自承德移住。准噶尔达什达瓦部裔。所部设1昂吉、6佐领。置总管、副总管各1员。驻特克斯、察林塔玛哈等地。为伊犁额鲁特重要组成部分。参见“额鲁特营”(2535页)。
清代新疆伊犁额鲁特营左翼携眷驻防兵。乾隆二十九年(1764)自承德移住。准噶尔达什达瓦部裔。所部设1昂吉、6佐领。置总管、副总管各1员。驻特克斯、察林塔玛哈等地。为伊犁额鲁特重要组成部分。参见“额鲁特营”(2535页)。
174—277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诘汾之子。三国魏黄初元年(220),继父为部落酋长,游牧于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以西。因遭西部大人侵扰,属众离散,遂投依没鹿回部大人窦宾。与宾共攻西部,宾兵败失马,便
唐置地方政区名。因置于黑水(今黑龙江)地区而得名。 ①贞观十四年(640)设。州治故址应在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史载是年黑水靺鞨遣使朝唐。唐以其地置州,此后贡使“每岁不绝”。 ②开元十四年(726),唐于
?—1899清朝将领。蒙古镶蓝旗人。噶奇特氏,字雨三。光绪初(1875—1908)以佐领随军克黄田,复乌鲁木齐诸城,擢协领。先后于呼图壁、头屯河、玛纳斯等地镇压回民起义。晋副都统。历任巴里坤、乌鲁木齐
畲族历史文书名。又名“抚徭券牒”,用汉文书写,记载畲族祖先的历史传说,与瑶族的《过山榜》内容类似。主要记载畲族先民开荒辟田耕种的经历,即皇帝赐给盘瓠子孙券牒,准许他们租种山地,不许到平原上耕种;同时也
犴皮套裤,参见“阿拉木什”(1225页)。
见“夏尔巴人”(1850页)。
见“大蔑孤”(90页)。
1884—1943近代中国伊斯兰教学者、教育家。字善亭、经名阿卜杜拉·拉赫曼。回族。幼承家学,经汉兼习。光绪二十五年(1899),始从伊斯兰教学者王宽,诵习教典,兼习英文、希伯来文、土耳其文。三十一年
见“荆州蛮”(1583页)。
太平天国将领。又名志俊。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人。壮族(一说祖籍广东,属客家人)。清咸丰元年(1851)正月,随胞兄※韦昌辉参加金田太平军起义。三年(185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封国宗。同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