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607北周、隋朝大臣。字公辅。河南洛阳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魏钜鹿太守宇文直力勤孙,北周岩州刺史宇文珍之子。博学多通。初为周礼部上士,奉使邓至及黑水、龙涸诸羌,招降30余部。及还
狍头皮帽。鄂温克语音译。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境内鄂温克人传统狩猎用帽。因利用狍子头皮原样制作得名。一个狍头皮做一顶帽盔,对眼、耳、角部位稍作加工,再用一块狍崽皮作帽沿。戴着进山打猎,远看象狍子一样,便于
即“段素真”(1698页)。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孛散。居蒲与路挟懑河(今嫩江东支流乌裕尔河一支流)、上京拔卢古河(今拉林河支流忙牛河中游)、乙离骨岭(今朝鲜镜城附近山脉,一说即咸镜南、北道分界之摩天岭)等地。金亡北宋后,很多
见“考郎兀卫”(686页)。
①明代东蒙古右翼鄂尔多斯万户之一部。蒙文史籍作达拉特。达延汗初年为异宗领主亦不剌太师占据。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败右翼3万户,驱逐亦不剌后,封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右翼3万户济农(亲王),领有该部
高句骊国官号。 见于《北史》等南北朝史书,为高句骊国十二等级“大官”(《周书》加※“褥萨”称有十三级)中之第七级,位于※“乌拙”之下,※“大使者”之上,与诸官分掌内外事。《新唐书》列为第三级。
河名。即今永定河。辽代始见其名。一作芦沟河。大定十年(1170),金政府议决疏卢沟以通京师漕运,因山东岁饥未动工。十一年十二月,省臣复奏开之,并提出自金口疏导至京城北入壕,东至通州之北,入潞水(今白河
南北朝时鲁阳地区诸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分布在荆州东北部,今河南鲁山一带。北魏景明三年(502),在鲁北鷰等人率领下聚众攻颍川(今河南许昌北)。魏宣武帝诏左卫将军李崇讨平之,徙万余家于河北诸州及六
明代四川土府名。参见“松潘等处安抚司”(12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