麈
(zhu主)动物名。《说文》:“麈,麋属”。一作鹿属。史载其似鹿而大,其尾可作拂子拂尘。今皆认为即俗称之“四不像”(角似鹿,蹄类牛,尾同驴,颈背类骆驼;一名驯鹿)。肃慎地产此畜,周成王洛邑告成大会诸侯,肃慎以其作贡物献之。
(zhu主)动物名。《说文》:“麈,麋属”。一作鹿属。史载其似鹿而大,其尾可作拂子拂尘。今皆认为即俗称之“四不像”(角似鹿,蹄类牛,尾同驴,颈背类骆驼;一名驯鹿)。肃慎地产此畜,周成王洛邑告成大会诸侯,肃慎以其作贡物献之。
①见“辛爱黄台吉”(1108页)。 ②(?—1671)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又译僧厄。额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第五子。清顺治十年(1653)继承父位。因异母兄车臣、卓特巴巴图尔不服,谋取而代之,彼此战乱
? —1221金大臣。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市)牙塔懒猛安人。女真族。纳坦氏。大定二十六年(1186),选入东宫,教郓王琮、瀛王瓌读书。以终场举人试补上京提刑司书史。承安元年(1196),契丹陀锁起义
19世纪藏族学者。青海民和县拉加村人。曾先后在拉萨及青海寺院中学习佛典,获色拉寺格西及大昭寺拉仁巴学位。曾任拉萨色拉寺讲经师,也曾在青海塔尔寺讲经传法。著有《格丹格言注释》,在藏族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1823—1850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初名奕约,号西园主人。仁宗※颙琰第四子瑞怀亲王绵忻子。道光八年(1828),袭郡王爵,更名。卒,谥敏。著有《乐循礼斋诗稿》8卷及《古欢堂文集、诗集、诗余》
即“乞儿诺尔”(123页)。
见“沙陀”(1124页)。
古运河名。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通于商鲁之间”令人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据《国语·吴语》:“吴王夫差既杀申胥,不稔于岁,乃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于黄池。”起于今山东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赤盏、食盏。为附辽籍女真的一支,居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张家堡等地。金朝建立后,有的迁居来州(治今辽宁绥中县西南),有的迁入长城以内。
汉代匈奴将领。长水胡人。生长于汉地,初仕汉。经协律都尉李延年举荐,出使匈奴,后以延年因故被诛,恐遭牵连,降匈奴,受重用。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受匈奴且鞮侯单于命,案治汉使苏武事,劝苏武归降匈奴,
古代柯耳鲁族分布地区。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封地内。柯耳鲁即《旧唐书》歌罗禄,《新唐书》葛逻禄,《西天路竟》割鹿,《宋史》割禄,《元史》哈刺鲁、哈鲁、匣剌鲁、罕禄鲁,《元朝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