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麻札

麻札

阿拉伯语音译,意谓“圣地”、“圣墓”。一译麻扎尔、玛杂尔。一般用以指伊斯兰教显贵墓地。是教徒们进行朝拜和参禅等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分布极广,遍于天山南北。有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多位于城镇或近郊风景区,有门楼和高大拱北,附有礼拜寺和教经堂。建筑精美,常以琉璃瓦贴面。中型,多位于农村或荒郊,只有简易土坯拱北或平顶房。附罕尼卡(依禅派教徒活动场所)、瓦哈那(祈祷室)。小型,无拱北和附属建筑,由泥土和沙石建成。命名通常都随墓主人。间有以“伊玛目”、“赛义德”、“和卓”命名的,也有以动植物名称定名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寺田收入、世俗封建主和信教徒众布施。前往朝拜的人,大都住居本地。但闻名而至之外地人也不乏见,尤以春秋两季为盛。每逢佳节,依禅主持念经,海里凡及阿皮孜组织苏皮舞,连续数小时狂跳和呼唤安拉,以求在神志恍惚中亲近安拉。一般信徒,则在一定地方插三角小旗,在树上挂布条等物。届时还有刁羊、摔跤、唱歌、跳舞等活动,热闹异常。因其深受人们崇奉,有些宗教上层如和卓、依禅等,也常拜一些著名麻札为“宗师”,用以显其身价和实现目的。如和卓穆罕默德·谢里甫,从中亚进入新疆后,在苏图克·布格拉汗麻札打坐数日,即奔往叶尔羌汗国都城莎车,谋取国师高位。

猜你喜欢

  • 卓尼尔

    藏语音译,意为“知宾”、“知客”,即礼宾官,亦称噶卓。以僧俗四品官任之,因其随噶伦办事,接近机密,乾隆十六年(1751)规定,应于※东科尔内选精干者充任。复规定,除噶厦额设者外,禁止私设。领主宅邸中办

  • 突董

    唐代回纥汗国梅禄(大臣)。又作董突。回纥合骨咄录毗伽可汗顿莫贺叔父。唐德宗建中元年(780),以“九姓胡”商人常冒回纥名,杂居京师,殖货纵暴,受德宗命率众归国,辎重甚盛,途至振武(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

  • 察合台

    (? —1242或1241) 察合台汗国建立者。又译察阿歹、察哈台、察合带、茶合带、察干岱等。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次子。蒙古国建立后分封时,得8千民户。刚毅善战,屡建战功。太祖六年(1211),

  • 召戛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市场主管官。负责管理市场及征收街税。地位次于“四大怀朗”(官名),为“八大卡贞”(官名)之一,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二十田级”,领有俸禄谷

  • 兰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秦汉时期,除单于所出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外,与呼衍氏、须卜氏并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单于辅政大臣左右骨都侯、左右尸逐骨都侯等异姓大臣多出自该族,主断狱讼

  • 奥纯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亦作奥屯。分布于统门水(今图们江)和浑蠢水(今珲春河)两河流域。曾受乌伦部留可、诈都诱,举兵反完颜部,被世祖劾里钵(1074—1092年在位)降附,统一于女真族中。以部为姓氏。

  • 喀拉提锦部

    见“喀尔提锦部”(2208页)。

  • 秃马

    即“秃麻”(1082页)。

  • 山伟

    北魏大臣。字仲才。河南洛阳人。先世为鲜卑土难氏,居于代。金明太守稚之子。早年师事王惠,涉猎文史。孝明帝元诩即位初年,兼侍御史。入台五日,时值正会,受命司神武门,秉公劾其妻从叔违禁,受嘉赉。历任国子助教

  • 罗桑旺秀

    清代青海夏琼寺高僧。藏族。出生于上多哇噶哇仓。曾于夏琼寺和色拉寺结扎仓求学,获色拉寺林赛格西学位,并进入下密院。担任过数处寺院之上师。返乡后,任夏琼寺之雄来巴和翁则喇嘛等职,后任密宗学院法台,授时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