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黄平县

黄平县

县名。民国三年(1914),改州置。今县地,唐为新兴县,属牂州,旧州地为韶明县,属充州。宋绍兴元年(1131),筑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黄平府,别置上塘长官司,平溪上塘骆家等处长官司,葛浪洞等处长官司,属播州安抚司;黄平下寨,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明洪武七年(1374),于韶明地置黄平安抚司,隶播州宣慰司。十一年,置守御千户所;十五年,改卫;复为千户所,属平越卫。二十二年(1389),更名兴隆卫。永乐四年(1406),别置重安长官司,属播州宣慰司,旋改属兴隆卫。万历二十八年(1600),以黄平安抚司改置黄平州,属平越军民府。清嘉庆三年(1798),以黄平州改属镇远府。其地为苗族聚居地区,清代苗民多次起义,为加固防守,曾重修城池。民国三年改为县,黄平旧州为旧州分县,二十五年(1936)合为黄平县。今属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猜你喜欢

  • 康古陆

    见“康古六”(2101页)。

  • 忽土白山

    见“麻达葛山”(2099页)。

  • 秦土协定

    1936年6月察哈尔省民政厅长秦德纯与日本关东军代表土肥原达成的允许日本侵占察哈尔省领土的丧权辱国协定。是年5月,四名日本特务在察哈尔省境内活动,偷绘地图。6月5日,被张北县(今属河北)驻军扣留,不久

  • 嘎山

    满语音译,又作噶珊,汉语意为“村屯”。清代东北满族等聚居地区的基层行政单位。例以城区称“坊”,近城地带曰“厢”,厢以外曰“乡”。乡居的各村庄、村落,即“嘎山”。后金天聪(1627—1635)间,以“屯

  • 德利

    旧时鄂温克族的一种丧葬仪式。鄂温克语音译。亦名四柱棚。流行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死后原本进行风葬,自受东正教影响后改用入棺埋葬。入棺前,先将尸体洗净,换穿白衣后入棺,死者生前所用烟袋等

  • 思柏

    清代满族女诗人。雍正时正黄旗满洲副都统、礼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永寿妻,诰封一品夫人,著有《合存诗稿》。

  • 沙赤星台吉

    ?—1595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孛儿只斤氏。※俺答汗第八子,※三娘子生。万历四年(1576),受明封为副千户。十一年(1583),升指挥佥事,加封明威将军。与明朝互市于大同诸市口,和睦相处。哑不

  • 训世诗

    参见“玛木特衣”(952页)。

  • 笃其卓

    见“卓其笃”(1382页)。

  • 大惕隐司

    见“惕隐”(2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