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万斯大

万斯大

【生卒】:1623——1683

字充宗。万泰之子。从学于黄宗羲。认为诸经相联,主张博中求专,力求新意。对《春秋》、《三礼》尤有研究。著有《学春秋随笔》十卷,《学礼质疑》二卷,《仪礼商》三卷,《礼记偶笺》三卷,《周官辨非》二卷。明清之际。曾收葬明臣张煌言等。康熙二十二年卒。


【生卒】:1633—1683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万斯同兄。不应清朝科举。精通经学,以为非通诸经则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尤精《春秋》、《三礼》,融会诸家,不拘汉、宋。怀疑《周礼》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伪托。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等。


【生卒】:1633—1683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万斯同兄。不应清朝科举。精通经学,以为非通诸经则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尤精《春秋》、《三礼》,融会诸家,不拘汉、宋。怀疑《周礼》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伪托。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等。


【生卒】:1633—1683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万斯同兄。不应清朝科举。精通经学,以为非通诸经则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尤精《春秋》、《三礼》,融会诸家,不拘汉、宋。怀疑《周礼》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伪托。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等。


猜你喜欢

  • 巴哈纳

    【生卒】:?—1667【介绍】:清满洲镶白旗人,觉罗氏。年十七,即效力戎行,授骑都尉世职。顺治初,从军入关,平山西,定四川。官至中和殿、秘书院大学士,兼镶白旗满洲都统。康熙三年十二月卒,谥敏壮。

  • 卜善端

    【介绍】:清山东费县人,字统万。邑廪生。精于医学。晚年著《数验录》。

  • 阴周达

    仲达弟。位至太山太守。

  • 陈启新

    山阳(今安徽淮安)人。武举。崇祯九年(1636)诣阙上书,言天下三大病:科目、资格、行取考选。帝大喜,授吏科给事中,升兵科左给事中。后被交章论劾,削籍,下抚按追赃拟罪。潜逃。明亡后,为僧,卒。

  • 李兴元

    【生卒】:?——1679字若始。汉军镶黄旗人。初以拔贡授知县,历官知府、陕西陇右道。康熙十一年(1672)任云南按察使。依法严惩平西王吴三桂部庄头,吴三桂叛乱后被执,迫降不从,戍腾越卫。康熙十八年被杀

  • 褚球

    南朝齐、梁时人,字仲宝,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少孤贫好学,齐为征虏行参军、溧阳令。入梁,历建康令、中书郎、中书通事舍人。迁御史中丞,执法秉公无私,无所屈挠,时谓称职。官至光禄大夫卒。(,参见《南

  • 姚隆

    【介绍】:明应天府上元人,字原学。弘治十五年进士。由新昌知县升荆州知府。州大水,人附高阜大树,隆百计施救,全活甚多。正德中,宦官西行迎活佛,经荆州,从者杀人,隆捕治抵罪。宦官以奇祸恐之,隆不为动。罢归

  • 伯颜子中

    【生卒】:?——1378西域人,移居江西。明《春秋》,五举不第,行省征授“东湖书院”山长,迁建昌教授。虽为儒生,然慷慨喜谈兵。江西红巾军起,他时为元朝分省都事,守赣州。陈友谅破赣州,他逃至福建。陈友定

  • 杨云翼

    【生卒】:1170——1228字之美,平定乐平(今山西昔阳)人,杨恒子。聪颖好学,精通天文地理礼法。明昌间,中进士第一,特授承务郎,应奉翰林文字。大安初,得到张行简举荐,召授提点司天台兼翰林修撰,礼部

  • 觉善

    【生卒】:?——1664姓李佳。满洲正红旗人。历官本旗梅勒额真,都察院左都御史。进封世职三等精奇尼哈番。清室入关前,屡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征伐辽东及关内地方,多立功。入关后,率兵分讨荆州、宜昌等地。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