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甄
【生卒】:1630—1704
【介绍】:
清四川达县人,本名大陶,字铸万,别号圃亭。顺治十四年举人,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因与上司不合罢官,流寓苏州,一度经商,尽丧其资,乃设馆授徒。萧然四壁,炊烟尝绝,而著书不辍。所撰《潜书》抨击君权,倡“众为邦本”之说。另有《圃亭集》等。
【生卒】:1630—1704
【介绍】:
清四川达县人,本名大陶,字铸万,别号圃亭。顺治十四年举人,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因与上司不合罢官,流寓苏州,一度经商,尽丧其资,乃设馆授徒。萧然四壁,炊烟尝绝,而著书不辍。所撰《潜书》抨击君权,倡“众为邦本”之说。另有《圃亭集》等。
【生卒】:1779—1846【介绍】:清浙江会稽人,初名维骐,字汉标,号眘庵。嘉庆十四年进士。补刑部四川司主事,历广西司员外郎、陕西司郎中兼总办秋审处。权宁国府,补颍州府,任四年,颍大治,特旨擢云南迤
绍芳孙。寿昌初,拜中书侍郎、平章事。逢宋徽宗即位(1101),遣使来报,作复诏中,有“登宝位”文句,被劾,出为崇义军节度使。后,改镇辽兴。【介绍】:辽幽州安次人。韩绍芳孙。道宗寿昌初,拜中书侍郎、平章
字伯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出身宗室。初举孝廉,累迁至幽州牧。在州务行宽政,提倡节俭,发展农业,开通互市,收抚流民百余万。袁绍等曾议拥他为帝,以对抗董卓控制的长安政权,他坚决拒绝。后部将公孙瓒势力
【生卒】:?—687【介绍】:唐徐州彭城人。刘胤之侄。擢进士,补渭南尉,有治绩。后检校司宾少卿,封薛县男。累拜箕州刺史,转安南都护。武周垂拱中兵乱遇害。
【介绍】:明福建上杭人,字小山,号松山。工画翎毛山水,善作风雨归舟图,气势萧散。
字仪甫。山东淄川(今淄博市南)人。少年即习算学,从魏文魁游学,主持旧法。顺治中(1644——1661),改从西学,得法国人穆尼阁算术,并有创新。通对数及天文历法,结合中西学术,创制新历法,以三百六十五
邓愈长子,封申国公,曾任征南副将军,平永新龙泉山寇。再出塞北征,亦有战功。其妻,李善长外孙女,善长以奸党罪被杀,镇也受株连被杀。【介绍】:明湖广永州人。通经史,善为文。性刚介,议论持正。成化中以言大计
斡耳那部人。1235年窝阔台南伐。他以千户随从阔端攻安丰、寿州(今属安徽)。又从诸王塔察儿率领蒙古军二千人攻荆山(今属湖北),与万户纳#用兵守沂、郯,又随从元帅怀都攻占襄阳。【介绍】:元蒙古斡耳那氏。
【生卒】:1177——1222字瑞宁,本名习礼吉思。先祖自西域入居临洮狄道,以马为姓,后徙居净州天山。初补尚书省译史,因通六国语使元,调开封府判官,随完颜仲元任凤翔,授凤翔府路兵马都总管判官。元光元年
【生卒】: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先生”。昆山(今属江苏)人。从师魏校,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长兴知县,累官南京太仆丞。卒官。曾与修《世宗实录》。为经术名家。与胡友信并称归、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