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姚崇

姚崇

【生卒】:650—721

【介绍】:

唐陕州硖石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避开元年号,又改名。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参军。武周时,累擢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出为灵武道大总管。张柬之等谋诛张易之,崇参计议。睿宗立,进中书令,以奏请使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贬申州刺史。玄宗先天二年,崇奏治政十事,帝皆纳之。复迁紫微令,罢冗职,制度。开元四年,山东蝗虫大起,崇奏请各道捕蝗,蝗灾讫息。后引宋璟自代,史称姚宋。卒谥文献。


【生卒】:650-721

本名元崇,又易名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南)人。武后时,官凤阁侍郎,知政事。张柬之等谋诛张易之兄弟、拥立中宗,崇参与计议。睿宗临朝,授中书令,因奏请太平公主出居东都、成器诸王为刺史,贬申州刺史。玄宗即位,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又上疏隐括僧徒,使伪滥者还俗。开元四年,山东蝗灾,崇力主捕杀,并行焚埋之法,减缓了灾情。为相不久,即引宋璟自代。时人目为名相,并称“姚宋”。(,参见《新唐书》)


【生卒】:650—721

【介绍】:

唐陕州硖石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避开元年号,又改名。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参军。武周时,累擢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出为灵武道大总管。张柬之等谋诛张易之,崇参计议。睿宗立,进中书令,以奏请使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贬申州刺史。玄宗先天二年,崇奏治政十事,帝皆纳之。复迁紫微令,罢冗职,制度。开元四年,山东蝗虫大起,崇奏请各道捕蝗,蝗灾讫息。后引宋璟自代,史称姚宋。卒谥文献。


【生卒】:650-721

本名元崇,又易名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南)人。武后时,官凤阁侍郎,知政事。张柬之等谋诛张易之兄弟、拥立中宗,崇参与计议。睿宗临朝,授中书令,因奏请太平公主出居东都、成器诸王为刺史,贬申州刺史。玄宗即位,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又上疏隐括僧徒,使伪滥者还俗。开元四年,山东蝗灾,崇力主捕杀,并行焚埋之法,减缓了灾情。为相不久,即引宋璟自代。时人目为名相,并称“姚宋”。(,参见《新唐书》)


【生卒】:650—721

【介绍】:

唐陕州硖石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避开元年号,又改名。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参军。武周时,累擢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出为灵武道大总管。张柬之等谋诛张易之,崇参计议。睿宗立,进中书令,以奏请使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贬申州刺史。玄宗先天二年,崇奏治政十事,帝皆纳之。复迁紫微令,罢冗职,制度。开元四年,山东蝗虫大起,崇奏请各道捕蝗,蝗灾讫息。后引宋璟自代,史称姚宋。卒谥文献。


猜你喜欢

  • 王肃

    【介绍】:东汉人。王磐子。磐死洛阳狱,肃复出入北宫及王侯邸第。及郭后卒,有谓肃等受诛之家,恐与诸王为乱。光武帝遂收捕诸王宾客,更相牵引,死者以千数。

  • 高太冲

    【介绍】:名或作冲古。五代时江南人。事南唐李璟为翰林待诏。工画,尤善写真。

  • 省僜

    【介绍】:五代时僧。泉州仙游人。俗姓阮。初于本州出家,历参众禅师,未契机缘,终嗣保福从展。寻往游吴越,归住泉州招庆寺,世称福先招庆和尚。为郡守所礼,赐号净修禅师。曾为《祖堂集》撰序,又撰《泉州新佛新著

  • 莘野

    【介绍】:明浙江归安人,字叔耕。好学,博闻强记。善为文。洪武初以明经入仕,为本县县学训导。后升枣强知县,有贤能名。有《环州集》。

  • 唐煇

    【介绍】:名或作辉。宋吴郡人,寓居昆山,字子明。徽宗政和二年进士。以文章名于时。官至礼部侍郎。

  • 张荫桓

    【生卒】:1837——1900字樵野。广东南海人。捐纳知县,官山东,历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太常寺卿至户部左侍郎。以熟悉外交事务著称。光绪十一年(1885)出使美国、日本、秘鲁三国大臣,于华工、小吕宋设官

  • 宿石

    【生卒】:?—471【介绍】:北魏朔方人。本姓赫连氏,匈奴族。宿沓干子。祖父若豆根于明元帝时赐姓宿氏。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石年十三,袭父爵,文成帝兴光中迁侍御史,为帝开道,道峻,马倒,帝骑得制,乃嘉之

  • 伯都

    【生卒】:?——1324博罗欢的次子。幼年时聪明,好读史书。大德五年为江南行台侍御史,后又为甘肃行省平章政事,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在职期间,注意发展生产,缓和矛盾。

  • 王智兴

    【生卒】:758—836【介绍】:唐怀州温人,字匡谏。少骁锐。累历滕、丰、沛、狄四镇将。宪宗元和间讨吴元济,伐李师道,以功进侍御史、御史中丞。穆宗长庆初平河朔乱,诏充武宁军节度使。文宗大和初,平李同捷

  • 李峤

    【生卒】:644-713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进士。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五朝。官至宰相。曾招抚作乱的岭南獠,奏请置员外官数千人,申辩狄仁杰、李嗣真等人无罪。因依附张易之兄弟及坐他事,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