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遇秀
大亮族孙。少应英才杰出举,时称风流文士,甚得则天赏识。长安初历天官、夏官二侍郎,旋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坐赃贬庐州刺史,中宗时官至兵部尚书。病卒。(,参见《新唐书》)
大亮族孙。少应英才杰出举,时称风流文士,甚得则天赏识。长安初历天官、夏官二侍郎,旋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坐赃贬庐州刺史,中宗时官至兵部尚书。病卒。(,参见《新唐书》)
字叔。汉初阳陵(今陕西高陵西南)人。安丘侯张说(音悦)之子。文帝时以治刑名侍太子,人称长者。景帝时位列九卿。武帝元朔中,代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处官亦有长者之风,治狱能宽则宽,不以酷烈为能。后归老于家。(
字仲让,又名檀越。允弟。太武帝时,出使宋。为南方士人称赏。遇疾死于建业。(,参见《北史》)【介绍】:北魏渤海蓨人,字仲让,小名檀越。高允弟。太武帝太延中以前后南使不称,妙简行人,游雅荐推应诏,兼散骑常
【生卒】:1609—1668【介绍】:明末清初江西宁都人,字力负,号咸斋。明诸生。明亡,随魏禧等居翠微峰。在易堂九子中年龄最大。晚居三峰。有《周易剩言》、《半庐文集》。
【介绍】:清浙江安吉人,字子中,号乳伯。光绪举人。工篆书,遒劲古茂。精心六书之学,有《说文发疑》、《说文揭原》、《汲古阁说文解字校记》。
謩子。贞观中为将作大匠,总修九成、洛阳二宫。后以行军副总管从征高昌,依山造攻具。随太宗攻高丽时中流矢卒。谥襄,赠郕国公。(,参见《新唐书》)
【生卒】:481-528字彦德,光长子。举秀才,为中军参军。位至太尉长史,齐州大中正。死于“河阴之变”。(67,1500,参见《北史》)【生卒】:481—528【介绍】:北魏东清河鄃人,字彦德。崔光子
【介绍】:清浙江诸暨人,字怀初,一字复亭,号东埭居士。诸生。工诗文。有《东埭诗文钞》。
【介绍】:西晋陇西狄道人,字伯力。博学有操行。怀帝世,累迁侍中。洛阳倾覆,随帝至平阳。刘聪将署为光禄大夫,以不事二姓,固辞不受。聪遣使以药酒逼之,勉引药将饮,为使者所止。聪嘉其节,深敬异之。年八十卒。
【介绍】:清浙江海宁人,字岱祯。康熙中由廪生捐贡,入国子监读书。授大田知县,徒步微服抵县,访民间利病,然后就职。后受命总理苏松海塘,于层石中贯以铁筍,镕铁灌其空隙,使众石胶结为一。乾隆初擢江西巡抚,旋
【生卒】:?-626南平獠酋帅。隋末从丘和攻交趾,武德初降唐,授钦州都督。后攻唐郡县,为唐将庞孝恭败走。(222下/6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