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瑜
【生卒】:613—685
【介绍】:
唐京兆人,字公瑜。年十九,为文德皇后挽郎。授晋州司士。太宗贞观末,为大理司直、并州晋阳令,迁大理寺丞。高宗永徽初,为都官、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六年,为御史中丞。显庆四年,为中书舍人。龙朔中,为西台舍人,迁司刑少常伯。后贬代州长史,改西州长史,转庭州刺史,迁安西副都护。永隆间,得罪流振州,又徙白州。卒于贬所。
【生卒】:613—685
【介绍】:
唐京兆人,字公瑜。年十九,为文德皇后挽郎。授晋州司士。太宗贞观末,为大理司直、并州晋阳令,迁大理寺丞。高宗永徽初,为都官、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六年,为御史中丞。显庆四年,为中书舍人。龙朔中,为西台舍人,迁司刑少常伯。后贬代州长史,改西州长史,转庭州刺史,迁安西副都护。永隆间,得罪流振州,又徙白州。卒于贬所。
【生卒】:297—328【介绍】:即庾文君。东晋颍川鄢陵人。明帝皇后。庾琛女。美姿仪,有德行。元帝聘为太子妃。明帝即位立为后。成帝初尊为皇太后。以帝幼临朝摄政。咸和元年,有司奏请追赠后父母,后不许。苏
【生卒】:1826—?【介绍】:清广西人,太平军将领。咸丰十年太平军封宝天义,任殿左军主将。次年底,攻占宁波,宣布准许外国人通商。进封戴王。拒绝外国侵略者拆除炮台等无理要求,坚决抵抗英法与清军进攻,同
【生卒】:?——1136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建炎二年(1128),以太学生应募奉使,补右奉议郎,假朝奉大夫、尚书礼部侍郎,充河北金人军前通问使、兼河北、京畿抚谕使,渡河见金人于澶渊,被留不遣,卒
朝鲜王卫右渠之子。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汉发兵攻朝鲜,朝鲜相路人等杀其父右渠降汉。王险城未下,右渠大臣成己又反,汉左将军荀彘令他告谕其民,诛成己,遂定朝鲜。汉以其地为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
昶子。袭父爵。入齐,降爵。(21上/541)
【介绍】:清江苏江都人。精校雠之学,曾为鲍廷博校所刻《六经》及《太平御览》。道光间,刻有《正谊斋丛书》。
【介绍】:见樊须。
【介绍】:明浙江鄞县人。尝画葡萄障,乘醉著新草履,渍墨乱步绢上,就以为叶,布藤缀实,天趣自然。
【生卒】:?-769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人。以门荫任官。玄宗亡蜀,拜御史中丞兼左庶子,辅佐李亨。他力劝太子占朔方、入灵武、即帝位。旋以定策功,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卖官鬻爵,多方搜括,大力
字豹儿。肇长兄琨子。父早卒,袭勃海郡公。娶宜武帝同母妹,拜驸马都尉,历中书令、雍州刺史、殿中尚书等职,有干练之称。(83下/1831,参见《北史》)【介绍】:北魏渤海蓨人,字豹儿。高肇侄。尚宣武帝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