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编纂家。生卒年、籍贯不详。文宗以后人。曾编录唐初至文宗时制诏为《王言会最》五卷,《新唐书·艺文志二》有著录,今佚。《文苑英华》从中录文二十余篇。事迹据其所录文。
【介绍】:登开元进士第。与诗人李颀相友善,据颀《东京(一作郊)寄万楚》诗,楚中第后久不见用,后曾为微官,而旋即归隐。楚有诗名,芮挺章编《国秀集》选其诗3首。《全唐诗》存诗8首。
黄世中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为梁超然主编《唐诗与中国文化丛书》之一种。13.7万字。全书9章27节,充分引据,论述了唐诗与道教的内在联系。从唐道士、女冠,崇道、反道诗人等角度阐明了道意对唐
【介绍】:唐末至五代时僧人,居洛阳灵泉寺。嗣疏山匡仁。曾作诗悼罗隐。《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2句。
【介绍】:姚系《送周愿判官归岭南》诗句。山驿,山中驿站。海门,泛指海口,海边。二句借南行途中的陌生凄凉景色写友人水陆兼行、风餐露宿之艰辛情状,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劝慰。
【介绍】:初名霭。邛州依政(今四川邛崃)人。唐末进士。后梁高季兴欲奏为判官,坚辞不受。后佐季兴子从诲。刚直敢言,为高氏父子推重。晚年居监利,自称“荆台隐士”。与齐己唱和颇多。《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
《庄子》篇名。篇中借大鹏与学鸠、大椿与朝菌的比喻,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己本性和客观环境,主张各任其性,放弃一切大小、荣辱、死生、寿夭的差别观念,便能逍遥自在,无往而不适。陆龟蒙《补沈恭子诗》:“虽
包藏羞愧,忍受耻辱。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犹鸳行。谓朝官的行列。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凤阙分班立,鹓行竦剑趋。”
诗歌风格。盛唐诗人岑参官终嘉州刺史。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标举其诗为“岑嘉州体”。岑诗想象丰富奇特,气势磅礴,热情奔放,语言瑰丽多彩,擅长七言歌行和七绝。他的边塞诗将边塞风光的奇特面貌,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