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白作于乾元二年(759)长流夜郎途中。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重庆东部和湖北西部交界处。此诗写在三峡流放途中的悲怆情感。前四句写峡中逆水而上的艰难行程,如登巫山而上青天。后四句化
【介绍】:南唐时人。事迹无考。《全唐诗》收诗1首。
【介绍】:一作徐光浦。蜀(今四川)人。后蜀高祖时任观察判官、翰林学士。后主时任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等职。议事时以熟睡避其政敌李昊等,人称“睡相”。博学善辩,有诗才。《十国春秋》有传。
诗歌风格。晚唐诗人杜牧字牧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标举其诗为“杜牧之体”。杜牧不囿时尚,不袭古人,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其诗有气概,豪宕俊爽而富有情致,语言清丽流美而拗折峭健
位于四川江油市北郊,1962年筹建,1982年开馆。先后征集李诗版本、碑刻、拓片及李诗之书画五千余件。市内尚有李白故居陇西院、太白祠、太白故里青莲镇,以及点灯山、大匡山读书处、戴天山、窦圌山、太白湖、
文集。唐裴度撰。《新唐书·艺文志》未著录裴度文集。《直斋书录解题·别集类上》著录《裴晋公集》二卷,《宋史·艺文志七》作《裴度集》二卷。当有散佚。清刘云份辑《中晚唐诗》录《中唐裴度诗》一卷。《全唐文》存
【介绍】:见熊曜。
【介绍】:李商隐作。此诗登览抒怀,借古喻今,旧注多认为作于大中初年,是伤悼武宗之死和会昌诸将相名臣的流落。首联点明“今古”,即“言之所及在古,心之所伤在今”之意;中二联句句用典,皆与潭州(今湖南长沙)
犹异类。不同种类。杜甫《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人情见非类,田家戒其荒。”
感叹声。晋代殷浩为桓温废免,居信安,终日唯向空中写“咄咄怪事”四字。见《晋书·殷浩传》。后因以“咄咄”为咏失意感愤之典。孟郊《劝善吟》:“自悲咄咄感,变作烦恼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