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出身

出身

①献身。钱起《送郑书记》:“出身唯殉死,报国且能兵。”②为官。王维少年行四首》之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渔阳。”③出而从事某种事情。李益《城傍少年》:“生长边城傍,出身事弓马。”④出生;产地。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一四五:“出身既扰扰,世事非一状。未能舍流俗,所以相追访。”

猜你喜欢

  • 裴夷直

    【介绍】:字礼卿,郡望河东闻喜(今属山西),吴(今江苏苏州)人。元和十年(815)进士。拜右拾遗。历吏部、左司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武宗立,出为杭州刺史,又贬驩州司户参军。宣宗立,召入朝,复为

  • 夜未央

    夜深。语出《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杜牧《羊栏浦夜陪宴会》:“戈槛营中夜未央,雨沾云惹侍襄王。”

  • 刘子长

    【介绍】:见刘崇龟。

  •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介绍】:陈子昂《感遇诗》其三十五诗句,二句以简洁的措词,昂扬的笔调,抒发了作者奋起报国的英雄主义豪情。

  •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介绍】: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诗句。二句以浩荡的汶水为喻,写李白对杜甫的无限思念之情。

  • 入少密溪

    【介绍】:沈佺期作。少,一作“小”。自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诞生后,充满理想色彩的乌托邦意念时常浸润文人的笔端,这反映了疲于世间风波的人们,希图解脱的心态。此诗立意直绍渊明,其中“自言避喧非避秦,薜衣

  • 潮寒水国秋砧早,月暗山城夜漏稀

    【介绍】:许浑《祗命许昌自郊居移就公馆秋日寄茅山高拾遗》诗颔联。出句谓秋风迥起,思妇捣衣砧上秋思难抑。对句渲染戍地苍凉氛围,寄寓戍人思归之心。思妇征人,望穿秋水而不得相见,其情之悲,其意之切,尽在其中

  • 杜元志集

    文集。唐杜元志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杜元志集》十卷。其后未见著录。作品已佚。

  • 益州

    州名。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含当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甘肃的大片地区。东汉后逐渐缩小在四川、重庆境内。隋大业间曾改为蜀郡,唐武德至开元间曾改称益州,治今成都市。益州在唐经济、文化各方

  • 太狂生

    十分轻狂。生,词缀,无实义。张泌《浣溪纱》词之八:“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