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名。在四川省三台县西南。因山形如牛头,故称。杜甫有《登牛头山亭子》诗。
据《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于荆山下铸鼎。鼎成,有龙迎黄帝上天。后为帝王死去之典。韦应物《温泉行》:“一朝铸鼎降龙驭,小臣髯绝不得去。”
指龙门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古称伊阙。相传大禹治水,凿此山以导流。刘禹锡《和李相公初归平泉过龙门南岭遥望山居即事》:“曾为《鹏鸟赋》,喜过凿龙山。”
【介绍】:张籍作。见《野老歌》。
【介绍】:见李钜。
【介绍】:唐代诗人。字礼卿。河东(治今山西永济)人,一说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元和十年(815)进士及第。长庆中(一说开成中,误),官吏部(一作礼部)员外郎。大和八年(834)为宣歙从
【生卒】:约821—?【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复愚,号文泉子。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郡望长沙(今属湖南)。当代学者或疑其本非华裔。幼孤,从母学。大中二年(848)居梓州,埋十五年所作文稿为文冢。四年
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天气和暖,众果具繁,时驾而游,北遵河曲,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后因以“托后车”谓文人词客侍奉于帝王身边。王维《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之二:“谋猷为相国,翊
谢康乐的省称。即谢灵运。李林甫《秋夜望月忆韩席等诸侍郎因以投赠》:“作赋推潘岳,题诗许谢康。”参见“谢灵运”。
清吴汝纶评点。汝纶(1840~1903),字挚甫,桐城(今属安徽)人,同治进士,桐城派后期代表作家。有《桐城吴先生全书》。《桐城吴先生评点唐诗鼓吹》,十卷。吴氏对元好问所选《唐诗鼓吹》加以评点,撰成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