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

【介绍】:

李白作。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李白开元十二年(724)“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是他在离蜀途中所作。半轮,半边,半个,指初七、八的半月。清溪,即清溪驿。其地有二说:一说在今四川犍为县。一说当是嘉州附近的板桥驿。三峡,指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渝州,即今重庆市。全诗四句,嵌入了五个地名,而不显痕迹,被目为古今绝唱。王世贞云:“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艺苑卮言》卷四)

猜你喜欢

  • 分甘

    《后汉书·杨震传》“虽有推燥居湿之勤”李贤注引《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绝少分甘。”本指分食甘美之味。后泛指分享荣华富贵。刘禹锡《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献可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介绍】:李商隐作。此诗以首句“别”字为通篇诗眼,抒写黯然销魂的别离情怀和悠长执着的无穷思念。首联重笔点染倍觉难堪的别情;颔联用比喻抒写刻骨的相思和离恨,精彩之至,是千古传诵的佳句;颈联转从对面着笔,

  • 迁鼎邑

    指洛阳。因周武王灭商后,把殷商从夏代承继来的九鼎迁移到雒邑,故称。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才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高居迁鼎邑,遥傅好书王。”参见“迁鼎”。

  •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介绍】:刘禹锡《九日登高》诗句。诗作于被贬朗州时期。二句寓情于景,直抒自己遭贬的感受。上句言世路之险恶,下句哀君王之难见,化用屈原《哀郢》“哀见君而不再得”意。

  • 谢庄千里思

    南朝宋谢庄《月赋》有“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之句,表现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后因以“谢庄千里思”为遥念亲友之典。韦庄《同旧韵》:“谢庄千里思,张翰五湖心。”

  • 罗浮山人与葛篇

    【介绍】:李贺作。见《罗浮山父与葛篇》。

  • 吴睿帝

    【介绍】:见杨溥。

  • 委弃

    舍弃。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时无采诗官,委弃如泥尘。”又《折剑头》:“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

  • 李淮

    【介绍】:见李钜。

  • 骇骇

    象声词。指鼓声。韩愈《郓州溪堂诗》:“公以宾燕,其鼓骇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