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崔曙

崔曙

【生卒】:?—739

【介绍】:

曙,一作“署”。原籍博陵(今河北安平),后迁居宋州(今河南商丘南)。少孤贱、苦读书。曾往来于两京,隐居嵩山。开元二十六年(738)登进士第,以《明堂火珠》诗而得名。授河内(今河南沁阳)尉。次年卒。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二。曙工诗,与薛据友善。殷璠称其诗“言词款要,情兴悲凉,送别登楼,俱堪泪下。”(《河岳英灵集》)今存诗15首,《全唐诗》编为1卷。《全唐诗逸》补诗4句。

【生卒】:?—739

【介绍】:

唐代诗人。曙,误作署。原籍博陵(治今河北安平),后定居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少孤贫,苦读于少室山。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进士及第,释褐为河内尉。其应试之《明堂火珠》诗云:“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曙以此诗得名。二十七年(739)卒。卒后留一女名星星,时人异之,以为诗谶。与薛据友善,有《送薛据之宋州》诗。芮挺章选其诗五首入《国秀集》,殷璠选其诗六首入《河岳英灵集》,并评曰:“曙诗言辞款要,情兴悲凉,送别登楼,俱堪下泪。”《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崔曙诗集》一卷,有散佚。《全唐诗》存诗十五首,《全唐诗逸》据《文镜秘府论》录诗四句;《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国秀集》目录、《唐诗纪事》卷二〇、《唐才子传校笺》卷二。

猜你喜欢

  • 题延和阁

    【介绍】:罗隐作。《全唐诗续补遗》题下注:“《全唐诗》八七五作谶记,诗题、小序、诗多有不同,故重录。”并引原注云:“时高骈欲继淮南王求仙方为妖乱,后为毕将军所害。隐作《妖乱志》以讥之,故有《题延和阁》

  • 惠江

    【介绍】:五代僧人,曾任左街僧录。《全唐诗》存诗1句。

  • 正原

    【生卒】:792~869【介绍】:一作正元。宣州南陵(今属安徽)人,俗姓蔡。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出家为僧。曾住宣州藉山寺、建州乾元寺、浙东婺州,嗣五泄灵默禅师。后住福州龟山,世称龟山和尚。卒谥性空

  • 相如涤器

    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与卓文君私奔,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挥,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杜甫《醉时歌》:“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 本寂

    【生卒】:840—901【介绍】:唐代高僧。一名耽章。俗姓黄。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少业儒。十九岁出家于福州灵石山。二十五岁登戒。咸通初,谒洞山良价禅师学禅。后住抚州曹山。天复元年(901)卒,谥元

  • 美温尚书镇定兴元以诗寄贺

    【介绍】:刘禹锡作。温尚书为温造,官至礼部尚书。大和四年(830)二月,山南西道监军使发动兵变,杀节度使李绛。文宗以温造为节度使。造至节度使治所兴元,立诛首事者,囚监军使杨叔元,而定兴元,故刘禹锡以诗

  • 源乾曜

    【生卒】:?—731【介绍】:相州临漳(今属河北)人。举进士。中宗神龙中,为殿中侍御史。睿宗景云中,累迁谏议大夫,出为梁州都督。玄宗开元初,召为少府少监,兼邠王府长史,迁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无几,进

  • 迫促

    急促。杜甫《杜鹃行》:“号啼略与婴儿同,口干垂血转迫促。”

  • 不书名

    汉霍光辅佐汉室,有大功。汉宣帝时画功臣图像于麒麟阁,署其官爵姓名,因尊宠霍光,只署“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见《汉书·苏武传》。后因以“不书名”谓功臣之勋重荣高。储光羲《次天元十载华阴发兵作时有郎

  • 挟丸子

    《战国策·楚策四》:“(黄雀)俯噣自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挟丸子”本指猎鸟者,后以喻指在背后中伤他人的人。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