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白作。至德二载(757)十一月,李白被判长流夜郎,此诗约为流放开始时所作。夜郎,郡名,天宝时改为珍州,治所在夜郎县,在今贵州正安县西北。辛判官,李白友人,名不详。判官,为唐节度使、观察使属
指格律诗的最后一联。不论是律诗还是绝句,尾联一般是不要求对仗的,但也有例外。如杜甫的五律《悲秋》尾联“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七绝《绝句四首》之三尾联“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皆对仗。
以绳索作衣带。形容寒苦清贫,语出《列子·天瑞》:“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白居易《北窗三友》:“或乏担石储,或穿带索衣。”
【介绍】:五代道士。曾于后唐庄宗同光年间入内殿讲论。《全唐诗》存诗1首又1句。
【介绍】:贾至《别裴九弟》诗句。二句以重沓手法作工稳之对,措辞巧妙,绘声绘色地描写出春江月夜的清幽静谧境界。虽写离别,但不衰飒,充满诗情画意。
【介绍】:张祜作。孟处士,一作“孟浩然”。此诗抒写了作者对贤才的敬慕和对权贵的蔑视。自古官高禄厚者未必才能出众,而德才兼备之人反而往往生不逢时,地位低下。但是,最终留名后世的还是后者,就比如孟简虽做过
谓画稿。古人作画,先施粉上样,然后依样落笔,故称。王建《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之九:“有诏别图书阁上,先教粉本定风神。”
【介绍】:唐岳麓(今属湖南)僧。《全唐诗补编·续补遗》收诗2首。
鲜润的青色。晋左思《吴都赋》用以形容竹色,有“玉润碧鲜”句,后借指竹子或竹叶。白居易《庐山桂》:“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即李祎。太宗子吴王恪之孙,玄宗从兄。开元十二年封信安郡王。新、旧《唐书》有传。高适有《信安王幕府诗》。参见“李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