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张荐

张荐

【生卒】:744~804

【介绍】:

字孝举,行二十九,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人。大历中召充史馆修撰。贞元十一年(795)拜谏议大夫,以御史中丞使回纥,还迁秘书监。二十年迁工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充入吐蕃吊祭使,卒于道,谥宪。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3首,联句9首。

【生卒】:744—804

【介绍】:

唐代文学家。字孝举。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人。排行二十九。张鷟孙。七岁能作诗,十岁通《史记》。宝应元年(762)前后家于邗沟。后寓居江东,与湖州刺史颜真卿等交游,得颜叹赏。诏授左右御率府兵曹参军,不拜命。建中二年(781)召充史馆修撰,授阳翟尉。兴元元年(784)擢左拾遗。贞元元年(785)换太常博士。累迁工部郎中。十一年(795)拜左谏议大夫,改秘书少监,复以兼御史中丞出使回纥。迁秘书监。二十年(804)进工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充入吐蕃吊祭使,卒于道。博洽多能,敏于文辞,尤精史传。与权德舆等交往甚密。《史遁先生传》(已佚)、《请赎还颜真卿疏》等文知名于世。著述甚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张荐集》三十卷、小说《灵怪集》二卷等,并佚。《全唐文》存文三篇;《全唐诗》存诗三首,所预联句九首。《太平广记》存《灵怪集》佚文十二篇,《曹唐》、《郑絪》、《张不疑》等篇所记都在荐去世后,殆出于同名之作或牛峤《灵怪录》。事迹见唐权德舆《赠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并序》,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雍齿先封

    雍齿,汉高祖刘邦的属将。楚汉战争时,雍齿多次羞辱刘邦,刘邦十分憎恶他,想杀掉他。汉朝建立后,尚未分封诸将,诸将多有猜疑,人心不安。张良认为应赶快给诸将分功行赏,如果来不及,先从刘邦最憎恨的人开始,于是

  • 叔牙

    指春秋齐大夫鲍叔牙。叔牙年轻时与管仲交游,管仲事公子纠,鲍叔牙事公子小白,纠与小白争君位,管仲射小白,中其带钩。后小白立为齐君,为齐桓公,鲍叔牙荐管仲为相,管仲叹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见《

  • 阳浚

    【介绍】:见杨浚。

  • 蘧瑗

    春秋时卫国人,字伯玉。相传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严于律己,善于改过,为人所称道。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兢魂再三褫,蘧瑗亦屡化。”参见“蘧玉知非”。

  • 李峤杂咏注

    诗集注本。唐李峤撰,张庭芳注。敦煌遗书存两种唐人抄本:(1)S555,正面抄写残诗十七行,全无标题,每两句诗下有注。据今本《佚存丛书》、《李峤杂咏·玉帛部》考知,该卷所抄诗句始《咏银》末三句,迄《布》

  • 缘底

    为何;为什么。阎选《八拍蛮》词:“憔悴不知缘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 如体

    【介绍】:唐末至五代时禅僧,雪峰义存弟子,后居福州芙蓉山。《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偈1首。

  • 元白

    指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二人交情深笃,皆提倡、创作新乐府诗,诗风相近,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故并称。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云:“江南士女语才子者,多云‘元白’。”

  • 偷珠

    《庄子·列御冠》载,有贫家子潜入深渊,乘骊龙熟睡时从其领下偷得千金宝珠。其父谓其子曰:“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后因以“偷珠”为典喻指靠冒险侥幸求取名利。元稹《出门行》:“弟沉沧海底,偷珠待龙睡

  • 傅岩

    古地名。相传商代贤相傅说为奴隶时曾版筑于此。其地相传在今山西平陆。亦借指贤才隐逸之所。李世民《秋暮言志》:“抽思滋泉侧,飞想傅岩中。”参见“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