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诗人。玄,一作立,疑误。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说润州(治今江苏镇江)人。生卒年不详。武后长安中征为右拾遗(一作左拾遗)。善属文,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中宗神龙初,桓彦範等用事,处玄遗
即伊尹。伊尹辅佐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故称。尉迟汾《府尹王侍御准制拜岳因状嵩高灵胜寄呈三十韵》:“周翰已洽论,伊衡亦期功。”
选集。三十卷。清施端教辑。此书卷首为《四唐年号诗人总目》、《唐诗韵汇谱》(分为帝王、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有姓氏无世次者、无姓字(附仙、鬼)、羽流、衲子、女冠、尼姑、宫闺、妓流、外国)。全书按五言律
【生卒】:820—905【介绍】:字子章,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大中进士。历仕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四朝。累历显职,官至尚书右仆射、太子太师。后以检校司徒致仕。善属文,尤长制诰。《全唐诗》存诗2首。
【介绍】:唐代诗人。瓘,一作灌。生卒年、籍贯不详。代宗时人。大历中为岭南判官,检校刑部员外郎。《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元和姓纂》卷一〇。
汉文帝少弟淮南王长谋反,失败后在被遣送蜀郡安置时,于途中绝食而死,时人有“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之语讥议其事。事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李白《箜篌谣》:“汉谣一斗粟,不与
《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后因以“尧天”歌颂帝王的盛德和太平盛世。杜审言《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应制》:“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三国魏焦先的字。据《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载:焦先饥不苟食,寒不苟衣,结草为裳,科头跣足,作蜗牛庐,净扫其中,营木为床,布草褥其上。后遂以“孝然”称高隐苦寒之士。王绩《策杖寻隐士》:
何美玲著。台湾庄严出版社1982年出版。全书分为三部:“江山才子书剑行”以塞外曲、少年游、青云梦、老骥吟叙述李白生平。“笔下烟云傲诗坛”选诗二十首赏析。“旷世才调夸古今”评价李白诗歌。
【介绍】:寒山作。为《诗三百三首》其三十一。诗描绘了寒山上的寂寥景色,山道幽远,涧谷冷落,有鸟无人,风吹雪积,四季阴冷,凄寂异常。每句都以叠字开头,在唐诗中较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