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晚唐体

晚唐体

诗歌风格。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谓“以时而论”,唐代诗歌有“晚唐体”。其“诗辩”又称:“又取元和之诗而熟参之,又尽取晚唐诸家之诗而熟参之。”则所说“晚唐”,指元和以后。今人多指唐文宗时至唐亡。晚唐诸家,风格各异,颇有创新,然感伤颓靡之气益浓,体格、气韵日益卑下、衰竭,缺少浑涵气象,是其共同特征。又有以“晚唐体”专指晚唐之清奇僻苦诗风者。元方回《唐三体诗序》谓:“近世永嘉叶正则水心,倡为‘晚唐体’之说。于是四灵诗、江湖宗之。”所说即指贾岛姚合等人的诗风。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已有晚唐体之说,明高棅《唐诗品汇》分唐诗为初、盛、中、晚四期,遂具初唐体盛唐体中唐体、晚唐体之类目。晚唐大体指文宗大和至唐亡(827—906)。此间大家虽少,但各具特色之诗人,既源于初、盛、中唐各家,数量亦不少于各期。诗风虽各异,但其流弊则颇具共性。或因深而涩,或因浅而俗;或贵新奇而入冷僻,或尚妍丽而陷轻靡。体格卑下,风韵大失,后人目为“衰世之音”。明胡震亨云:“咸通而后,奢靡极,衅孽兆,世衰而诗亦因之。气萎语偷,声繁调急,甚者忿目褊吻,如戟手交骂者有之。王化习俗,上下交丧,而心声随焉,岂独士子罪哉!”(《唐音癸签》卷二七)今人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注“晚唐体”云:“《诗史》:‘晚唐人诗多小巧,无《风》、《骚》气味。’俞文豹《吹剑录》:‘近世诗人好为晚唐体……诗局促于一题,拘挛于律切,风容色泽,轻浅纤微,无复浑涵气象’。……沧浪所谓晚唐体,当同此意,故称为止入声闻辟支之果。”

猜你喜欢

  • 马洞微

    【介绍】:见马重绩。

  • 沈文昌

    【介绍】:湖州(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唐末在宁国节度使田頵幕,曾为其草檄文声讨杨行密。田頵败亡后,杨行密用为节度牙推。文章精工,有如宿构。有《沈文昌集》二十卷,著录于《宋史·艺文志七》。作品已佚。

  • 摇尾

    汉代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以虎落陷井,摇尾乞食来比喻自己受困的处境。后以“摇尾”比喻艰难处境。杜牧《宣城赠萧兵曹》:“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

  • 萧关

    ①关塞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萧关为关中四关之一。襟带西凉,咽喉灵武,为北面之险。《汉书·匈奴传》:“孝文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印。”魏晋以后,关中多

  • 沧浪诗话

    诗话。南宋严羽撰。全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末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撰者对此书甚为自负,认为乃“自家实证实悟”之作,“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诗辨”乃全书

  • 陈鸿祖

    【介绍】:唐代小说家。颍川(治今河南许昌)人。生卒年不详。元和五年(810)在长安闻贾昌说玄宗旧事,因作《东城老父传》,为唐传奇名篇。该文一作陈鸿撰,《宋史·艺文志二》作一卷。《太平广记》卷四八五存此

  • 吕太一

    【介绍】:郡望东平(今属山东),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初射策登科,景云年间为洹水县令。先天元年(712)魏知古表荐之,为监察御史里行,迁户部员外郎。开元中,历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右庶子。《全唐诗》

  • 破阵子

    词牌名。一名《十拍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大曲《破阵乐》的一遍。双调,六十二字,用平韵,上、下片各五句,均为二、四、五句押韵,用一韵。南唐李煜有此词。敦煌写本《云谣集杂曲子》收有无名氏作品。

  • 柏台乌

    指御史台官署或官员。亦省称“柏乌”。丁仙芝《戏赠姚侍御》:“繁霜晓幕鸣柏乌,待子兽炭然金炉。”皎然《送路少府使京兼觐侍御兄》:“伫瞻双阙凤,思见柏台乌。”参见“柏台①”。

  • 庞俭凿井

    庞俭,东汉南阳人。少失其父,奉母居。凿井,得钱千余万,乃以二万钱求一老奴主持家务,后知老奴乃其父亲。见汉应劭《风俗通义》。李瀚《蒙求》:“庞俭凿井,阴方祀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