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旦

李旦

【生卒】:662—716

【介绍】:

初名旭轮,改为轮,再改为旦。高宗李治第八子。嗣圣元年(684)为武后立为皇帝,不得预朝政。武后称帝,初立旦为太子,后改相王。后中宗复位,韦后杀中宗,旦子李隆基杀韦后,再为皇帝。三年后禅于隆基,称太上皇。卒谥大圣贞皇帝,庙号睿宗。工草隶,通训诂。新、旧《唐书》有本纪,《全唐诗》存诗2首。

【生卒】:662—716

【介绍】:

唐代皇帝。即唐睿宗。初名旭轮,改名轮,又改今名。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高宗李治第八子,排行四。始封殷王。中宗嗣圣元年(684),武后废中宗,李旦被立为帝,然不得预朝政。武后称帝,以为皇嗣,旋改封相王。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景龙四年(710),韦后毒死中宗,旦子临淄王隆基举兵杀韦后,拥之为帝。延和元年(712)传位于隆基。开元四年(716)卒,谥曰大圣贞皇帝,庙号睿宗。加尊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好学,工草隶书,通文字训诂。《旧唐书·经籍志下》与《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睿宗集》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文》存文二卷,《唐文拾遗》及《续拾》补文十一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

猜你喜欢

  • 正月十五夜

    【介绍】:苏味道作。诗题一作《上元》,又作《观灯》。此诗写元宵佳节之盛况。首二句描述灯火璀璨及吉祥氛围,中四句渲染人流杂沓及歌舞喧天,末二句抒发欢乐苦宵短的感慨。全诗精雕细琢,前三联皆用对仗,且逐层批

  • 题金陵渡

    【介绍】:张祜作。金陵渡,在今江苏镇江附近。此诗写于诗人游历江南时。诗专意写景,而景中含情,“一宿行人自可愁”即是。诗写淡淡轻愁,起于无形。而斜月映江,远处灯火稀疏,在这寂静美妙的月夜,那淡淡轻愁似乎

  • 王景

    【介绍】:太原(今属山西)人。中宗时曾任司门员外郎、莱州刺史。《全唐诗》存诗1首。

  • 李峤诗注苏味道诗注

    徐定祥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22.8万字。此书为《唐诗小集》丛书之一。以《全唐诗》为底本,参校诸本,计收李峤诗209首,残句1,编为四卷,卷一为编年诗,卷二为不编年诗,卷三、四为咏物诗

  • 感遇诗三十八首

    【介绍】:陈子昂作。这组诗是陈子昂的代表作,突出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革新精神。这些诗非一时之作,内容十分丰富,思想颇为复杂,风格并不完全统一,但一扫齐梁浮艳气息,而以高雅冲淡之音,极大推动了初唐的诗

  • 玉马朝周

    殷末纣王昏乱,微子启数谏而不听,微子乃离殷而归周。《论语比考谶》:“殷惑女妲己,玉马走。”南朝梁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是以玉马骏奔,表微子之去。”后因以“玉马朝周”谓贤臣去国而另事明主。刘禹锡《后

  • 元礼舟

    东汉郭太有才学,李膺非常器重他。郭太后归乡里,京师名流送至洛河上,车数千辆,郭太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人望之,飘飘然有神仙风采。事见《后汉书·郭太传》。后因以“元礼舟”为咏名士或名士泛舟之典。李白《陪族

  • 水堤烟报柳,山寺雪惊梅

    【介绍】:萧遘《春诗》诗句。报,通抱。这两句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初春景色写得鲜活有趣、生机盎然,杨慎《升庵诗话》评曰:“唐人赏之,谓不减庾子山。”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介绍】:王维作。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天宝间,王维与裴迪隐居于此。诗中描写傍晚时分雨后秋山的幽静,表现了诗人萧然物外的自得心境。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三云:“以高洁写清幽,故胜。”颈联“渡头余落日

  • 抟摇直上

    指仕途显达,抱负得展。李白《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参见“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