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捃

杜诗捃

明唐元竑撰。凡四卷。是编乃唐氏读杜诗时所作札记,其所阅盖千家注本,故不录全诗,所评之诗亦多非全首,而仅拈出诗中某句某联予以评解,时有一段评语中涉及数首者,类似诗话。其评解范围颇广,或阐释诗意,或训解典故词语,或论章法句法、承接照应之关系,或评骘诗之工拙,亦有论及杜甫生平行迹者,如论秦州同谷纪行诗,李白与杜甫之关系,杜甫非死于牛炙白酒辨等,且时时驳正前人之误解与穿凿附会处,颇有独到之见,故极为清代治杜大家所重。然是书向无刊本,为四库所收,北京图书馆藏有文津阁本,浙江图书馆藏有文澜阁抄配本,台湾图书馆藏有旧抄本,行款与四库全书本同,1974年台湾大通书局据以影印,收入《杜诗丛刊》。

猜你喜欢

  • 蓬莱山

    神山名。古代传说为仙人所居之处。唐大明宫内蓬莱池中有蓬莱山。李白《古风》之三十:“但识金马门,谁知蓬莱山。”

  • 斩楼兰

    楼兰,西汉鄯善国。汉武帝欲通大宛,楼兰地处中间,常劫杀汉使,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斩杀楼兰王。事见《汉书·西域传上》。后用喻出征塞外,建功边疆。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一:“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章怀太子

    【介绍】:见李贤。

  • 拔剌

    象声词。形容鸟飞鱼跃等声音。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仲秋萧条景,拔剌飞鹅鸧。”

  • 刘乙

    【介绍】:字子真,泉州(今属福建)人。五代时仕闽为中书舍人,后归隐安溪凤髻山,与詹敦仁善。尝乘醉与人争妓者,既醒,乃集书籍中因酒致失者为《百悔经》自警,终不复饮酒。《十国春秋》有传。其诗不谐律,遣词用

  • 裴士淹

    【介绍】:郡望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开元、天宝间,历仕司封员外郎、司勋郎中。天宝十四载(755),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乱起,随玄宗幸蜀,以本官充翰林学士,知制诰。至德二载(757),迁礼部侍郎,知蜀中

  • 智暹

    【介绍】:唐诗僧。《唐僧弘秀集》、《古今禅藻集》存其《律僧》诗1首,《全唐诗》录存之,但误署作者为智远。

  • 不知秦

    谓不知世事变故。多指隐逸之士。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吴融《倒次元韵》:“雨台谁属楚,花洞不知秦。”

  •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介绍】:杜甫作。诗中杜甫写参加夔州都督柏茂琳宴会之后,拖戟上马,由白帝城门直下八千尺,向郊外平原飞驰而去,欲像壮年骑射时,一逞快意。后写其坠马受伤,朋友携酒探视。其中“白帝城门水云外……朱汗骖驔犹喷

  • 四声

    指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声调是汉语所固有的,只是在不同时期音值不同。至南朝齐时沈约、周顒等人认识到四声的不同,将平、上、去、入四声的变化特征应用于诗文创作,开始讲求诗歌格律,至唐代,格律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