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杨炯

杨炯

【生卒】:650—693后

【介绍】:

唐代诗人。排行七。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幼聪明博学,善属文。高宗显庆四年(659),应神童举及第,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应制举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永淳元年(682),为薛元超表荐,任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充崇文馆学士。武后垂拱元年(685),为从父弟杨神让所累,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其后,在洛阳宫内习艺馆任职。如意元年(692),出任婺州盈川(今浙江衢州)令。长寿二年(693)以后卒于任所。世称杨盈川。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四杰。炯闻之,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以为“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两《唐书》本传)然就现存作品看,成就不及卢、王。诗歌擅长五律,以边塞题材最为突出,《从军行》、《出塞》、《紫骝马》等,表达了立功边塞、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气势昂扬,风格豪放,格律亦已比较完整。一些纪行诗篇,如五古《广溪峡》、《巫峡》、《西陵峡》等,描绘了壮丽多姿的山川景色,令人耳目一新,也可见其对诗歌题材的积极开拓。所作骈文,大多为应酬奉迎之作,堆砌词藻典故,无甚特色,就是一些较好的作品,也只是抒写个人功名未遂的伤感之情。唯《王勃集序》,记述了王勃改革“上官体”淫靡诗风的功绩,以“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盛赞王勃的创作,表现了作者与之同调的革新精神,颇值得重视。原有文集三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七著录《盈川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二》又著录《家礼》十卷,均已散佚。现存最早的是明万历童佩辑录编次的《盈川集》十卷(附录一卷)。以后,崇祯年间张燮又辑有十三卷本。今有徐明霞校点本《杨炯集》。《全唐诗补编》补诗二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闻一多有《杨炯年谱》,傅璇琮有《卢照邻杨炯简谱》。

【生卒】:650~703、704间

【介绍】:

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高宗显庆四年(659),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永隆二年(681)为太子詹事府司直、充崇文馆学士。为人“恃才简倨”,常嘲讽矫饰无实的朝官为“麒麟楦”,故不容于时。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因其从弟参与徐敬业起兵事受牵连,贬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执教于洛阳习艺馆。晚年任盈川(今浙江衢州境内)县令,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新、旧《唐书》有传。有《盈川集》行世。《全唐诗》录诗33首,编为1卷,五律居多。《全唐诗补编·续拾》补收2首。炯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边塞诗,诗中洋溢着为国立功的战斗豪情,气势雄放。其他唱和、纪游之诗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

猜你喜欢

  • 昌黎先生诗增注证讹

    清顾嗣立删补,清黄钺增注证讹。黄钺字左君,一字左田,当涂人。乾隆进士,嘉庆时官至礼部尚书。其书十一卷,系取顾氏补注本,删去朱彝尊、何焯眉批,另加黄氏批语于眉端。其子黄中民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于广

  • 唐人应试六韵诗

    选集。清吴学濂编。四卷。是书专选唐人应试五言六韵诗。卷一为赋物,内分天、地、乐、文、武、珍宝、器用、祥瑞、花草、木、鸟兽、鳞介、虫等十三类。卷二为赋事,内分天、岁时、地、人事、宫室、朝省、音乐、文、武

  • 小乔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孙策以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攻皖,得桥公二女,皆国色,孙策以大桥为妻,周瑜以小桥为妻。桥,亦写作“乔”。亦用作美女的代称。唐彦谦《汉代》:“王氏怜诸谢,周郎定小乔。”

  • 竹里馆

    【介绍】:王维《辋川集》二十首之第十七首。独坐竹林,弹琴长啸,万籁俱寂之中,唯觉浩渺宇宙中明月相知,故来相照。此是自然之景,亦是诗人一片超然物外的澄明心境。是所谓融景入情之作。

  • 将为

    犹将谓。认为,以为。无名氏《李德裕相公贬崖州三首》之二:“摆头撼脑花园里,将为春光总属伊。”

  • 姚发

    【介绍】: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天宝间,十应进士试而不第。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至右领军卫将军。尝从萧颖士游。《全唐诗》存诗1首。

  • 周官采诗

    指采集民歌。据《汉书·食货志上》载,周时每于“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之六:“汉典方宽律,周官正采诗。”

  • 才调集笺注

    清吴兆宜笺注。兆宜,字显令,吴江(今属江苏)人,吴兆骞之弟,生活于清康熙年间,曾笺注《玉台新咏》等。《才调集笺注》,十卷。将韦縠《才调集》详细笺释。句下各有注详其出处;人下各有传,考其里居官爵。卷前存

  • 陆浑山庄

    【介绍】:宋之问作。陆浑山庄为作者在陆浑山(在今河南嵩县东北)所筑别墅。大约在宦海中涉足越深,便愈期待自然的净化,谢灵运于诗中反复申述归隐之志,即属此类,虽然因情势之左右,未能自拔,但由心理平衡的原则

  • 郑遂初

    【介绍】: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进士。余不详。《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