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猛虎行

猛虎行

【介绍】:

①(全)李白作。乐府旧题,一作《猛虎吟》。《乐府诗集》卷三一列入《相和歌辞·平调曲二》。郭茂倩云:“古辞曰:‘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乐府题解》曰:‘晋陆机云:“渴不饮盗泉水”,言从远役,犹耿介,不以艰险改节也。’”王琦云:“古辞云……盖取首句二字以命题也。”此诗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盖作于至德元载(756)春南奔溧阳时。诗中记述了安史乱中洛阳沦陷、幽蓟降叛、士民南奔的凄惨景象,诗人“有策不敢犯龙麟”,亦随难民南奔溧阳。在溧阳与张旭相遇,槌牛挝鼓,饮酒纵谈,盛赞张旭之为人。诗中还抒写了“钓鳌东海”的政治抱负,希望能有机会为国效力。此诗前人严羽、萧士赟、朱谏等多认为是伪作。王琦力辩其诬,认为此诗“首尾一贯,脉落分明,浩气神行,浑然无迹,有识之士自能别之。”(《李太白全集》卷六)②(全)张籍作。系乐府旧题。此诗描写山中老虎的凶猛,不正面写其淫威,而是“故摹写怯弱以见负嵎之威”(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从山中野兽与村中之人的惧怕来烘托恶虎形象。诗中亦暗寓权要豪门倾害朝士、为非作歹之意,不乏现实意义。③(全)李贺作。此诗借用乐府旧题,讽刺时事,抨击藩镇之害。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藩镇拥兵割据的现象日益严重,他们擅立旗号,公开对抗朝廷,而且世代相袭,残害百姓,严重地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此诗概括而艺术地反映了这些情形。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处处扣紧猛虎来写,又处处揭露藩镇的狰狞面目和残害人民的罪行,生动形象,而又尖锐泼辣,表现了李贺主张消除“藩镇之祸”的鲜明的政治态度,同时也对朝廷的腐败昏庸、内部矛盾重重,致使政令不行的局面进行了抨击,对朝廷弃置贤才的政策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当作于在长安任奉礼郎时。

猜你喜欢

  • 永永

    永远。谓时间长久。杜甫《往在》:“千春荐陵寝,永永垂无穷。”

  • 停腾

    斟酌;调配。方干《赠夏侯评事》:“讲论参同深到骨,停腾姹女立成银。”

  • 陈匡图

    【介绍】:五代编纂家。匡,一作康。生卒年、籍贯不详。后梁人。编选唐人诗为《拟玄集》十卷、《诗纂》三卷。作品已佚。事迹见《崇文总目》卷五、《通志·艺文略》。

  •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介绍】:杜甫《江汉》诗句。落日,犹云日薄西山,喻己迟暮之年。苏,苏活,犹病要好了。心壮、病苏,言虽已暮年,犹有壮心,才尚可用。此即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意。二句触景起兴,情景交融,意境阔大而豪

  • 馆娃宫怀古五绝

    【介绍】:皮日休作。馆娃宫是春秋时吴王夫差为美女西施所营建的宫室,故址在今苏州市西南灵岩山上。此五首七言绝句,亦咏怀古迹之作。诗借咏馆娃宫遗迹,凭吊吴王夫差荒淫亡国的史实,抒发古今国家盛衰兴亡之感。

  • 虞卿著书

    虞卿仕赵,为上卿,后离开赵国赴魏国,不得意,困于魏,乃著书八篇,以讥刺国家的得失,世人称为《虞氏春秋》。见《史记·虞卿列传》。后因以“虞卿著书”谓仕途不得志。韩愈《李员外寄纸笔》:“莫怪殷勤谢,虞卿正

  • 班龙

    见“斑龙”。

  • 入白芝溪寻黄尊师

    【介绍】:于鹄作。见《山中访道者》。

  • 三独

    见“三独坐”。

  • 浮生渐老年随水,往事曾闻泪满巾

    【介绍】:刘邺《翰林作》诗句。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年华流逝、人事沧桑的无奈感伤之情。语言流畅自然,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