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王之涣

王之涣

【生卒】:688~742

【介绍】:

字季凌,郡望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时以官迁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初以门荫得补衡水主簿,被诬去官,优游山水,至晚年复补莫州文安(今属河北)尉。为官以清正著名。为人倜傥,曾游边塞,善写边塞诗,广为流传。王之涣为著名边塞诗人,薛用弱《集异记》卷二载其与王昌龄高适“旗亭画壁”故事,可见名噪当时。《全唐诗》仅存诗6首,而其中《登鹳雀楼》实为朱斌作。

【生卒】:688—742

【介绍】:

唐代诗人。字季凌,郡望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五世祖王隆之于北魏时任绛州刺史,遂占籍绛郡(治今山西新绛)。以门荫调补冀州衡水主簿。遭人诬构,遂拂衣去官,优游山水,足迹遍及黄河南北数千里。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前后,曾流寓蓟门,与高適交游(高有《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诗)。晚年,经亲友劝说,复补莫州文安尉。为官清白公正,著名于时。天宝元年(742),病逝于官舍,年五十五。之涣倜傥有才略,曾游塞地,善作边塞诗,歌从军、吟出塞,“传乎乐章,布在人口”(靳能《王府君墓志铭》语),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之一。薛用弱集异记》卷二载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適“旗亭画壁”的故事,白居易文中也提到开元时代王之涣与王昌龄、崔国辅“联唱迭和,名动一时”(《故滁州刺史赠刑部尚书荥阳郑公墓志铭》)。芮挺章选其诗三首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诗六首。事迹见唐靳能《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曲石精庐藏唐墓志》)、《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猜你喜欢

  • 机云

    晋代著名文学家陆机、陆云两兄弟的合称。杜牧《怀钟陵旧游四首》之一:“陆公馀德机云在,如我酬恩合执鞭。”薛昭纬《华州榜寄诸门生》:“机云笔舌临文健,沈宋章篇发咏清。”

  •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介绍】:李白作。一作《忆襄阳旧游赠济阴马少府巨》。襄阳,在今湖北襄樊市。济阴,县名,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少府,县尉之尊称。马巨,事迹不详。此诗中回忆了开元二十三年(735)在襄阳山公楼会见荆州长史韩

  •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五言律诗。唐李嘉祐作。本篇撰于上元二年(761)春,描写刘展之乱给江淮人民带来的苦难。上元元年(760)十一月,淮西节度副使刘展反,与唐军战于江淮;二年正月平卢兵马使田神功平刘展,纵兵大掠十余日。史称

  • 上三峡

    【介绍】:李白作于乾元二年(759)长流夜郎途中。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重庆东部和湖北西部交界处。此诗写在三峡流放途中的悲怆情感。前四句写峡中逆水而上的艰难行程,如登巫山而上青天。后四句化

  • 王棨

    【介绍】:唐代辞赋家。字辅之,一作辅文。福州福唐(今福建福清)人。生卒年不详。大中十一年(857)初应京兆府试,以《三箭定天山赋》中第二名。因京兆尹作梗,未获荐送。咸通三年(862)进士及第,试《倒载

  • 唐诗评译

    木斋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出版,为《国学丛书》之一种。全书共选唐人62家199首诗,入选作家均有小传,每诗分释、译、评三项,注释极简,译为白话诗,评不拘一格,有的评中有注,有的引前人评论

  • 鱼龙夜

    指秋天。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一:“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杜修可注引《水经注》:“鱼龙以秋日为夜。”

  • 宋自然

    【生卒】:?—930【介绍】:遂州(今四川遂宁)人。贫而行乞,战乱中被困遂州城中饿死,为相识者掩埋,后有人于潞州又见。发冢,尸首不存,唯有纸录遗诗1首。此诗收入《全唐诗补编·续补遗》。

  • 洞庭秋月行

    【介绍】:刘禹锡《历阳书事序》:“长庆四年八月,余自夔州转历阳,浮岷江,观洞庭。”故本诗即作于长庆四年(824)秋。作者通过描写洞庭秋夜的景色,表现一种清静明丽的艺术境界。“日出喧喧人不闲,夜来清景非

  • 洛风送马入长关,阖扇未开逢猰犬

    【介绍】:李贺《仁和里杂叙皇甫湜》诗句。洛,洛阳。长关,指长安城门。阖扇,门扇,指皇城大门。猰犬,应作“瘈犬”,即疯狗,喻指毁谤李贺者。二句说自己驰马入京应试,君门未入,便遇上了狂吠的疯狗。意谓刚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