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踏歌词四首

踏歌词四首

【介绍】:

刘禹锡作。词,原注:“一作‘行’。”诗有“为是襄王故宫地”,则作于长庆二年(822)至四年在夔州刺史任。踏歌本出《西京杂记》:“汉宫女以十月十五日相与联臂踏地为节,歌《赤凤来》。”后盖演变成为民歌一种体裁。刘禹锡以这种体裁写作爱情诗。第一首表现女子在一个美好的夜晚心中交织着愁与怨、失望与期待的复杂情绪。第二首赞叹夔州女子的美丽妖娆。第三首通过踏歌时的状态及通过游童的活动表现动人的生活情趣。第四首描写踏歌的感染人的情状与当地唱此歌的风俗,流露出作者的赞叹之情。四首中第一首尤为动人,清人宋顾乐称其“惘然自失,悠然不尽”(《万首唐人绝句选评》)。

猜你喜欢

  • 三平脚

    即“三平调”。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第一章:“五、七言律句的末三字,原则上不能作‘平平平’或‘仄仄仄’,因‘三平脚’或‘三仄脚’,变成了‘拗救’。”

  • 除夜有怀

    【介绍】:崔涂作。见《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赵存约

    【生卒】:?~830【介绍】:京兆奉天(今陕西乾县)人。长庆元年(821)进士。大和三年(829)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李绛判官,四年军乱,遇害。《全唐诗》存诗1首。

  • 楚山玉

    即和氏壁。亦用作怀才不遇之典。孟郊《答姚怤见寄》:“行吟楚山玉,义泪沾衣巾。”亦作“楚家玉”。李白《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参见“和氏玉”。

  • 浴曰

    《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后因以“浴日”谓日初升。杨巨源《寄昭应王丞》:“光动泉心初浴日,气蒸山腹总成春。”

  •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介绍】:李白天宝三载(744)在翰林待诏时所作,向翰林院诸公陈述自己受人讪谤的郁闷心情及向往山林自在生活的意趣。前六句写在翰林院读书时忽有会心的快意,中四句写自己性情疏散,知音难觅,屡遭小人算计;后

  • 按辔

    勒紧马缰使马慢行或停止。白居易《和韦庶子远坊赴宴未夜先归之作兼呈裴员外》:“无妨按辔行乘月,何必逃杯走似云。”

  • 巷伯

    ①周代官名。掌宫内事,以宦者充任。后用为宦者的代称。元康《与讲师互谑》:“轮王千个子,巷伯勿孙儿。”②周朝宦者孟子因遭谗毁曾作《巷伯》诗以抒发幽愤,指斥邪恶。后因以为疾恶如仇之典。白居易《和阳城驿》:

  • 友人山亭

    【介绍】:殷遥作。写故友虽不是达官显贵,但情寄山水之中倒别具一番情致。此诗清新淡雅,富有田园风味。

  • 李叔卿

    【生卒】:?—约747【介绍】:唐代文学家。字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李適第二子。弱冠明经及第。开元中,为鹿邑、虞乡二县尉,曾游嵩山少林寺,作《夜闻山钟赋》,词人珍之。天宝初,为金城尉,与李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