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郭震

郭震

【生卒】:656—713

【介绍】:

唐代诗人。字元振,以字显。原籍太原阳曲(今属山西),祖父徙居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南)。排行大。高宗咸亨四年(673)登进士第,补通泉县尉。武后召见,上《宝剑篇》,甚为嘉赏,授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以预谋破吐蕃功迁主客郎中。大足元年(701),出任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中宗神龙中,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守边有功。睿宗即位,召为太仆卿。景云二年(711),进同中书门下三品,迁兵部尚书,转吏部尚书。玄宗先天元年(712),为朔方军大总管。明年,复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以助平太平公主功,进封代国公。寻兼御史大夫、天下行军大元帅。因阅兵军容不整流放新州。寻起为饶州司马,道病卒。开元十年(722),追赠太子少保。元振公务之暇,手不释卷,工诗能文,不乏佳作。《古剑篇》(即《宝剑篇》)托物言志,雄健豪迈,为初唐七古名作,深受杜甫赞赏(见《过郭代公故宅》)。《塞上》抒写边塞将士久戍的情怀,以“久戍人将(一作偏)老,长征马不肥”为其警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定远安边策》三卷、《安邦策》一卷、《九谏书》一卷、《郭元振集》二十卷,均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五篇。事迹见唐张说《兵部尚书代国公赠少保郭公行状》,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656—713

【介绍】:

字元振,行大。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18岁举进士,授通泉县尉。任侠不羁,武后奇之,召见,上《宝剑篇》,甚为嘉赏,授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历官凉州都督、安西大都护等职,睿宗时拜相。玄宗时复入相。因诛太平公主有功,封代国公。后坐军容不整罪流放新州,改为饶州司马,卒于途中。新、旧《唐书》有传。其诗任情豪放,足见其为人。《全唐诗》存诗23首,编为1卷。但其中《萤》以下7首绝句系北宋处士郭震作。《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猜你喜欢

  • 颜家林园

    皮日休有《闻鲁望游颜家林园病中有寄》诗,又《北梦琐言》卷六:“颜给事荛谪官,没于湖外,尝自草墓志,性躁急,不能容物。其志词曰:‘寓于东吴,与吴郡陆龟蒙为诗文之交,一纪无渝。龟蒙卒,为其就木至穴,情礼不

  • 夜如何其

    犹夜何其。谓夜中什么时刻。杜甫《相逢歌赠严二别驾》:“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介绍】:王维《积雨辋川庄作》颔联。此联紧扣题而以写久雨后田园景象。“漠漠”,写出久雨后水田之广漠空濛;“阴阴”,写出了林木的繁密郁盛。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一六云:“写景极活现,万古不磨之句。”

  • 于瓌

    【介绍】:字匡德,祖籍雍州高陵(今属陕西),后徙河南(今河南洛阳)。于敖之子。宣宗大中七年(853)进士第一及第。历任校书郎、兵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湖南观察使,后贬为袁州刺史。《全唐诗》存诗2首。

  • 沉冥客

    见“沉冥子”。

  • 迍难

    灾难,祸乱。独孤及《癸卯岁赴南丰道中闻京师失守寄权士繇韩幼深》:“但令迍难康,不负沧洲期。”

  • 李行纯

    【介绍】:见李约。

  • 张仲方

    【生卒】:766~837【介绍】:字靖之,曲江(今属广东)人。张九龄族孙。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累历御史、郎官,元和中为金州刺史,入为度支郎中,贬遂州司马,迁复、曹、郑三州刺史,入

  • 马嵬二首

    【介绍】:李商隐作。在唐人诸多咏马嵬之变的诗作中,李商隐的这两首诗是颇引人注意的,特别是第二首,别开生面,每一联都采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出了唐玄宗、杨贵妃主观愿望与实际遭遇的悬差,以及马嵬所发生的悲剧

  • 子猷船

    谓朋友寻访。事出晋王徽之雪夜泛舟访戴逵之典。李白《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寻阳非剡水,忽见子猷船。”参见“子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