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姚合《山居寄友人》诗句。言山中泉水随雨流淌,雨中秋草沿阶生长。意境清新幽雅,表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由衷的喜爱。
【介绍】:见王驾。
典出《汉书·东方朔传》:“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后因以“三冬学”为咏读书之典。罗隐《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自愧三冬学,来窥数仞墙。”亦作“三冬足”。
【生卒】:约550—630【介绍】:唐代经学家。名元朗,以字行。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陈时,释褐为始兴王国左常侍,迁国子助教。隋炀帝时擢秘书学士。迁国子助教。唐武德中,秦王李世民征为文学馆学士,补
荒年歉岁。陆龟蒙《战秋辞》:“八月空堂,前临隙荒。”
【介绍】:岑参作。一作《送张子尉南海》。南海,唐县名,属岭南道广州,地在今广东南海县。杨瑗将出任南海县尉,作者在长安写此诗送行。诗中对友人因家贫而不辞远地卑官的境遇表示了同情,并在对南海奇异风情景物的
指柳絮或雪。此用晋谢道韫咏雪事。李商隐《江东》:“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参见“谢家拟絮”。
指春、夏、秋、冬四时和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气。亦泛指一年四季各节气。杜甫《狂歌行赠四兄》:“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介绍】:①(全)王昌龄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前漫游西北时作。《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曲,属《横吹曲辞》,为唐新乐府辞。有的本子作《塞上曲》,第二首,一本题作《望临洮》。诗写边塞征
战国楚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曾任三闾大夫,因主张明法度、举贤能、抗强秦而遭谗被贬逐。长期流浪于沅湘一带。楚国灭亡后,悲恨投汩罗江而死。后因以“屈原憔悴”形容遭贬谪的官员落魄失意貌。李白《单父东楼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