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商隐作。二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是针对发生于大和九年(835)的甘露之变而发的感慨。首章责斥在事变中被宦官杀害的宰相李训志大谋疏,贻误国事;次章讽叹文宗闇弱昏愚,不能知人善任。诗
【生卒】:?—约790【介绍】: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早年久居洛阳(今属河南),故自称洛阳人。排行八。生年一说神龙二年(706)或景龙三年(709),卒年一说
形容做事纯熟自如,得心应手。典出《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知玄《答僧澈》:“观君法苑思冲
可惜。用于句首。李商隐《柳下暗记》:“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
【介绍】:约为晚唐时人。余无考。《全唐诗》存诗2首。
【介绍】:唐代辞赋家。苏州(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开成元年(836)与蔡京等同年进士及第。《全唐文》存律赋四篇。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二一。
春秋宋国正卿。曾有人献玉于子罕,子罕以“不贪为宝”为对,拒不接受。事见《左传·襄公十五年》。后因以为官吏廉洁守分之典。李瀚《蒙求》:“澹台毁璧,子罕辞宝。”
见“伍员涛”。
【介绍】:李商隐作。此诗当作于武宗会昌五年(845)春,作者因服母丧闲居已四年。前六句抒发遁迹丘园、长期闲居的寂寞苦闷,尾联是仕进无路、汲引无门的伤感嗟叹。全诗语言平易,格调清爽流畅,叹老嗟卑却不低沉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至代宗时人。生长江淮间,应试十余年。曾著《长安十五咏》咏叹天下复得太平。《郡斋读书志》卷四上著录《陈蜕诗》一卷,已佚。《全唐诗》仅存咏华清宫佚诗一句。事迹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