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俄、德、美、法、英、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略联军。按照外交惯例,驻外使馆由驻在国负责安全,派驻国无权调兵自卫。戊戌变法失败后,列强借口驻扎南苑的董福祥部甘军曾与之发生冲突,便践踏外交惯例,强迫清政府同意各调一支不超过五十人的海军卫队保护使馆。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春夏,义和团在京津兴起后,列强在催逼清政府剿办的同时,策划调兵亲自镇压。5月20日(四月二十二日)公使团胁迫清政府允许增兵入卫。此后,英、俄、美、日、法、意等国三百五十六名联军首先入京,随后五十五名德军、三十名奥军也援例而至,是为八国联军的先遣队。6月(五月初)集结大沽口的外国军舰达二十九艘,受命接受各国公使调遣,麇集天津的联军已愈两千。6月10日(五月十四日)英国侵华海军中将西摩率领联军两千余名由天津沿铁路进犯北京。6月17日(五月二十一日),大沽口联军由俄国海军中将基利杰勃兰特指挥袭占大沽炮台。6月21日(五月二十五日),清政府对各国宣战。7月14日 (六月十八日)联军攻陷天津。8月14日(七月二十日)北京失陷,联军蜂拥而来,增至十万人。此后,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出任联军司令,继续扩大侵华战争,攻占了西至娘子关,东至山海关,南至保定,北至张家口的广大地区。联军铁蹄所至,烧杀奸淫,蹂躏中国人民。沙俄在派军队参加联军侵略京津的同时,出兵十七万余人侵占了东三省。1901年9月7日(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 《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常驻京津、津榆铁路沿线外,其余撤回。侵占东北的俄军则拒不撤出,激起中国人民的拒俄运动。

猜你喜欢

  • 成祖削藩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继续实行削藩政策。朱棣虽一度恢复周、齐、代、岷诸王的旧封,但不久又废齐王,剥夺周王、辽王、岷王的护卫,将宁王从大宁卫(今河北平泉)徙封南昌,谷王从河北宣化徙长沙,后又废为庶人。同时还

  • 均输平准

    汉武帝时,政府为控制运输,掌握物价,取得收入而实行的一项经济政策。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他鉴于诸官府各自争购物资,使物价腾跃,而各地向中央交纳的贡物不能抵偿运费的状况,

  • 五马山寨

    北宋南宋之际河北抗金义军根据地。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五马山(今河北赞皇境)附近农民纷纷结寨抵抗,先后推举赵邦杰、马扩为首领。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二月,又以高宗之弟信王赵榛(一说由

  • 中法越南边境通商章程

    又称《滇粤陆路通商章程》或《天津协定》,中法战争结束后中国与法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1886年4月25日(光绪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由法国驻华公使戈可当和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在天津签订,共十九款。主

  • 徐寿辉、彭莹玉起义

    元末南方农民大起义。起义军以红巾为号,故又称红巾军大起义。首领徐寿辉,又名真一(一作真逸),罗田(今属湖北)人,布贩出身。首领彭莹玉,又名彭翼,江西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十岁入慈化寺为僧,后以白莲教组

  • 审刑院

    宋代复审刑案的中央机构。宋初刑部、大理寺专掌刑狱。太宗为防官吏巧诋诬陷,奸伪卖法,乃加强对刑狱事务的控制。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于禁中增置审刑院,设知院事,详议等官。凡刑案经大理寺与刑部裁断后,报

  • 滑台之战

    刘宋和北魏间的战争。悬瓠战后,宋文帝乘胜北伐。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七月,宋派王玄谟、沈庆之等率军,分两路北上。王玄谟所统东路军,为北伐主力。该军渡过黄河,进围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然久攻不克。

  • 略阳之战

    光汉武帝刘秀出兵击败陇西割据者隗嚣的战役。新莽末年,隗嚣趁群雄并起之机,割据陇西。初附更始政权,旋归光武帝刘秀。建武七年(公元31年),转属公孙述,为朔宁王。建武八年,汉将来歙率二千余人劈山开路,袭占

  • 殿试

    皇帝在殿廷上亲自主持的对会试录取的贡士的考试,亦称廷试。其制初始于唐代武则天之时。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二月,武则天亲策贡士于洛城殿,为殿试之始。但唐代并无形成定制。殿试后将进士分为五甲之制始于宋太

  • 励志会

    中国留日学生建立的第一个爱国团体。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创立于日本东京。戢翼翚、沈翔云等任干事。制订会章五条,以“联络感情,策励志节”为宗旨。发刊《译书汇编》,翻译欧美资产阶级启蒙名著。次年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