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大诰三编

大诰三编

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颁布的案例文件汇编,在明初具有法律性质。在《大明律》以外,朱元璋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颁布手订的《大诰》, 次年又颁行《大诰续编》、《三编》。《大诰》七十四条, 《续编》八十七条, 《三编》四十三条。《大诰》三编汇集大量惩罚官吏、豪绅贪赃受贿、转嫁赋役、侵吞税粮和人民抗租误役、流亡隐匿等案例,其中有关凌迟、枭首、族诛案数千件,弃市以下案一万余件。要求臣民每户有一本,引以为戒。《大诰》峻令多出于律外,系法外用刑,是朱元璋奉行“用重典治乱世”政策的具体体现。洪武以后, 不复行用。

猜你喜欢

  • 东林党

    明代后期的一个政治派别。神宗后期,政治腐败,朝中党派林立,互相纷争。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被革职回无锡原籍,和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讲学于东林书院。一批抱道忤

  • 陈颙起义

    南宋初年江西农民起义。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七月,陈颙领导虔州(今江西赣州)数千农民举行起义,攻雩都(今江西于都)、信丰(今江西信丰)等县。次年四月,攻克循州龙川县(今广东龙川)。十一月,攻克武平

  • 吕后临朝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子惠帝继位,懦弱无能,朝政大权落入惠帝母吕氏手中。吕后剪除异己,杀害刘邦生前最喜爱的儿子赵王如意及其母戚夫人。惠帝死,吕后临朝称制,用其亲信审食其(yi ji)为

  • 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

    见“中俄密约”。

  • 春帆楼条约

    见“马关条约”。

  • 云南独立

    云南地处边陲,同盟会领导的河口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回滇在新军中活动者渐多,有较好的革命基础。1909年(宣统元年)云南设陆军讲武堂,同盟会员李根源任总办,不少革命党人入堂任职,为新军输送了一批革命骨干

  • 官修史书

    唐代以前,史书全由私人编纂,朝廷虽设史官,但大多数管天文历法,并不一定修史。盛唐之时,一改过去旧习,由官方组织人力修史。太宗时期,设置史馆,指定专人编修前代和本朝国史,并令宰相监修。唐代官修史书六部,

  • 酎金夺爵

    汉代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汉称醇酒为酎。每年八月,以酎酒祭祀宗庙,称为酎祭。届时令诸侯王、列侯各按封地内的人口多少,向朝廷奉献贡金,助天子祭祀宗庙,所献贡金称为酎金。汉律金布令规定:所献酎金色恶、王削县

  • 国务院

    官署名。辛亥革命后的责任内阁。国务院设国务总理、行政各部和各部总长,国务院各直辖机关构成内阁。国务总理和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总理为行政首长,通过国务会议处理重要国务,对国会(参议院)负责。1914年袁

  • 庚午事变

    隋朝大业年间发生的以佛教为掩护谋攻皇帝宫寝的事件。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正月初一拂晓前三刻,洛阳城中有练衣素冠者数十人,手持焚香和鲜花,自称弥勒佛,闯入建国门(皇城端门)。守门官兵皆叩首礼拜。白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