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

战国晚期,赵国蔺相如出使秦国的故事。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楚国和氏璧。秦昭王听说,派人致赵王信,愿以十五城交换玉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怕给了璧、得不到城。宦者缪贤乃向赵王推荐其舍人蔺相如使秦。秦王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璧献给秦王。秦王大喜,传递给宫女及左右人观看,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见秦王无意偿还赵城,便借口璧上有斑点索回玉璧,因持璧站立,倚柱,怒发冲冠,对秦王说: “大王见臣,礼节甚傲慢。臣看大王没有意思偿还赵城邑,所以臣复取璧。大王必定欲逼迫臣,臣头现在与璧一同撞碎于柱上!”言罢持璧视柱,欲前撞击。秦王恐璧坏,乃道歉,召唤管事人员摊开地图,指点从此至彼十五座城市给予赵国。蔺相如识破秦王欺诈之心,乃要求秦王斋戒五天,设九宾之礼,届时正式献璧予秦王。秦王答应,并安置蔺相如于广成宾馆中。蔺相如料定秦王一定背约,乃遣其随员,将璧送回赵国。等到秦王斋戒五天,召见蔺相如时,和氏璧已送到了赵国。秦王无法,亦只得放蔺相如回国。后世称将原物归还本人为“归赵”、“璧赵”、“奉璧”或“奉赵”,均出于此典故。

猜你喜欢

  • 六官

    《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邦政,称六官。其它文献或称六卿。天官冢宰、春官宗伯的职司同于《礼记·曲礼》中“六大”里面的太宰和太宗。地官司徒、夏官司马、秋官司

  • 武毅军

    清末聂士成所部清军。1895—1896年(光绪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刘坤一、李鸿章、王文韶及督办军务处商定,在云集直隶、奉天淮军中挑留马步三十营,对旧营制稍加变通,增加工程队、医院等,组建成武毅军,驻防芦

  • 雁门之围

    隋朝与突厥之间进行的一次著名战役。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八月,隋炀帝巡行北塞,突厥始毕可汗率骑数十万谋图截击。始毕可汗父启民可汗(已死)之妻乃隋宗室女义成公主,故遣使告密,炀帝一行驰入雁门(今山西

  • 浑天仪

    古代的天文仪器。有浑仪、浑象两种。浑仪又称圆仪,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何时创制,尚难断定。西汉落下闳曾制造此仪以观天象,经东汉贾逵、东晋孔挺、南北朝张子信、唐李淳风等人研究、改进, 日趋精密完善。其

  • 刘邦入关

    刘邦率农民军攻入关中推翻秦朝的战役。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闰九月, 农民军分两路, 从彭城 (今江苏徐州)出发。一路由宋义、项羽率领北上攻赵,一路由刘邦率领西上入关。刘邦采取避实就虚的战略,于秦

  • 捻军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北方农民起义。捻军,原称捻党,或称捻子。捻党起于清朝初年,本为淮河两岸以劳苦大众为主体的反抗封建压迫的秘密结社,以后逐渐扩展到山东、河南、苏北等地。捻党成员有农民、盐贩、船夫、渔夫、手

  • 云南河口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河口地处中越边界,是滇越铁路的交通孔道,为铁路工人和游勇聚散之区。控制河口对运输军械和进图全滇十分重要,因而在镇南关发难前,孙中山已着手筹划河口起义。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 梁国民溃

    春秋时期梁国(嬴姓,在今陕西韩城南)民众反抗奴役而散逃的事件。梁国的国君喜欢大兴土木,屡次筑城,却又不去居住。民众疲弊得不能忍受,梁国统治者则以“某某敌人将要到来”的诳语驱使人们继续服劳役。公元前64

  • 时务报

    戊戌变法运动中,维新派的重要刊物之一。1896年8月9日(光绪二十二年七月初一日)创刊于上海,汪康年任总理,梁启超任主笔,麦孟华、徐勤、欧榘甲、章炳麟任撰述。以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强为宗旨。石印,每期

  • 中法停战条件

    即《中法和议草约》,因在巴黎签订,法文本称《巴黎议定书》。1885年4月4日(光绪十一年二月十九日)清政府谈判专使、英籍税务司金登干与法国外交部政务司司长毕乐于巴黎签订。共三条:两国遵守1884年5月